大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行人,构成了一片繁忙的景象。一旦进入小街小巷,小商小贩,优哉游哉的行人,又让人觉得城市生活也并不总是繁忙。
作为外地人,去了陌生的城市,我也喜欢到处游荡一番,拿自己的话说,也就是感受一下不同的人土风情。感受过南方城市的早茶,一般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喝着茶,吃着甜点,然后就是嘈杂的人语声。每个人的声音不是很大,聚集起来,整个大厅都是“嗡嗡”一片。因为言语不通,传到耳朵里的就是小声切切的嘈杂。北方城市的夜市却是不同,一般都有酒,说话声往往比较大,能感受的就是热闹,摇色子、划拳声,此起彼伏。真有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味道。毕竟是陌生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象,也就是新奇,并不会达到驻足流连的地步。但一点除外,就是遇到旧书店、旧书摊的时候。
旧书店、旧书摊往往出现在小街小巷的路边,旧书店是个小门面,房子不大,两三排书架堆满了不同类别的旧书。在这里翻书也是一种享受,尤其翻到心仪的书,翻着翻着,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收集到几本自己想要的书,拿到老板跟前,问了价钱,付了款,知足地走了。在旧书店买书,往往很少讨价还价,要价本身也不高。不过,也有例外。
去年,在西安的时候,偶尔见到一个旧书店,进去随意翻阅。也就两三个人,其中有一位长者,衣衫整洁,头发花白,挑了几本自己想要的书,和老板去结账。商量着少几块钱,结果老板嗓门一下大了起来,说不能少,又说老者不止一次这样,这次绝对不可能少了。我也是不明所以,翻看着书,也不知道最后怎么了结了。这类书店盈利目的较强,除了一些旧书以外,也会专门收集一些大学教材,卖给考研、考证有需要的人。价钱往往比哲学、文学一类的旧书高一点。
旧书摊没有店面,就是一个三轮自行车,车兜里摆满了书。上学时,在学校附近城中村旁的立交桥下,有一个中年妇女,常常推着三轮车买书。我常常会翻一翻,也会问有没有哪本书,隔两天再遇到,有时会看到自己提起的那本书。渐渐也熟稔起来,老板也会主动给我推荐一些书。不过,数量总是有限。毕业几年后,再去那个立交桥下面,那位中年大姐仍在,只是不再卖书,而是开始刷鞋,看到我相视一笑,脸上有一丝羞赧。我倒觉得没有必要,生活面前低头往往并不是什么面子的事,仅仅就是为了生活。毕竟,坚持那么多年卖旧书,自己心中也是有所坚守的,这点已是难得。
翻看那些旧书,有时也会好奇地问老板这些书都是哪里收集来的,老板也很真诚地说,是一些图书馆退下来的。确实不假,有些书籍还有着“某某”图书馆的印章。
前段时间,有碰到一个旧书摊,翻阅了一会,挑四本书,可惜一套《古文观止》只有下册,是个残本。问老板有没有上册。老板有点歉意,说这些书都是媳妇收集起来的,他也不清楚,可能在家里的房子里,家似乎比较远,给我说下次来一定给我带来。残本给我五块带走了。这个版本却也不错,后面加了清代的优秀散文,注释也就相应的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虽然同学曾建议我买书不要买残本,很难收集齐,我还是拿了去。
在旧书摊翻书,有时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一次,正在旧书摊翻书,旁边有个小伙看我翻的类型的书,小声对我说他那里有不少这类书。于是,到了小伙租的小房子,里面堆满了这类书。我挑了一袋子的书,扛了回去。也问小伙怎么舍得卖。小伙说毕业后一直在西安,断断续续买了这些书。收入菲薄,准备到其他城市发展,所以忍痛割爱。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些没有自知之明,我还泛起了一丝同情心。
我有时候有点好奇,这样的旧书店、旧书摊,对城市而言,有什么意义呢?GDP的贡献微乎其微,以此谋生的话,有时温饱可能都解决不了。但在一些文化底蕴深的城市,总也少不了。或许,这可称之为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息。不能简单地用物质去衡量。这种文化气息也会在人与人之间传送。
刚在旧书摊上淘到几本书,坐在马路边店面前的台阶上,翻看一本字帖。一位中年人路过,笑着问在看什么,我递了过去。中年人衣衫整洁,一边翻着书,一边说他从小就开始练字,知道我只是感兴趣后,说练字只要练好一家的字体,其他“门派”的字体也就通了。闲聊一会,互相关注了抖音,笑着道别。萍水相逢,却有着这般的心有灵犀,不由得让人心生暖意。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一下忙碌了起来,有很多问题要去思考,不同的事,迎面而来,让自己应接不暇。同事给我说,生活本来就有很多事,而且是不同类型的事,读书是学习的方式,和同事、朋友的聚会也是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在浪费时间。有时候,出去转转悠悠,增长一下自己的见识和阅历,还是学习的过程。说实话,我有点“不觉明历”的感触。而我所谓的坚守,是不是就如同繁华都市里的旧书,是一种文化的气息,与时代的潮流有别。当自己在旧书摊翻阅的时候,不光眼前的繁华变得沉静,内心的浮躁也会消散。
或许,自己在翻阅旧书的时候,也是在审视,审视着自己,审视着不同的时代,找寻着历史的文脉,知足感油然而生,变得沉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