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文学天地

瑞能煤业高月圆散文:再读红楼——却是有情也无情

发布时间:2025-07-22 17:25:10

少年初读红楼,只见满目繁华锦绣,闻不尽筵席珍馐,读来口舌生香,心向往之。待得年岁渐长,便看见了那些曲折的儿女情长,看到了那些玲珑剔透的性情:宝钗之圆融,黛玉之孤高,湘云之豪爽,探春之明敏……人生行走,脚步杂沓,红楼却似一座幽深庭院,每每重来,景致竟又不同了。

再一次翻开书,是由《哈利·波特》里,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一句沉痛之语所牵引:“你的眼睛很像你的母亲。”——难怪有故人之姿,原来是故人之子!众人初见哈利,只关注他额上的伤疤,唯有斯内普始终注视着那双眼睛。面对亡者存留于世的唯一印记,他内心复杂矛盾,那孩子分明带着最厌恶之人的影子,却又承接着自己深爱之人的生命与眼神。爱屋及乌的守护艰难地穿越了憎恨的荆棘,最终照亮了幽暗的灵魂。他默默守护、暗中照拂,不惜付出生命——只因这双眸子是逝去爱人投在人间的最后一缕微光。

贾母之女贾敏逝去,贾母便将一腔怜惜倾注于黛玉。黛玉初入府时,贾母搂在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言语间尽是对亡女的刻骨思念。黛玉的怯弱与孤清,贾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亲自安排她与宝玉同住碧纱橱,饮食起居,关照备至,仿佛要将对亡女的亏欠,尽数弥补在这个酷肖其母的孤女身上。元宵节鞭炮响起,母亲们搂着孩子,贾母亦将黛玉紧紧揽在怀中。

然而,恰是这至亲血脉的维系,在黛玉生命的最后时刻,却显露出最令人心寒的转折。高鹗续书中,黛玉病入膏肓,气息奄奄。贾母未曾亲临潇湘馆探望,只对王夫人叹道:“我看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他,只怕难好……孩子们从小儿在一处玩,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儿的本分,我才心里疼他。若是他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紫鹃含泪独守孤灯,眼见一缕芳魂在寒夜里飘散。而贾府上下张罗“金玉良缘”的喜事,喧天锣鼓的贾府与寂静的潇湘馆成了鲜明对比。

斯内普在幽暗的魔药教室里,凝望着哈利那双酷似莉莉的碧眼,这目光最终成为他守护的信念与赎罪的烛火。贾母却在黛玉弥留之际,隔着重门深院,往日的慈祥恩情终究未能穿透现实的考量。血脉之亲在家族责任与成见面前,显得格外脆弱。女儿留下的孩子,终究未能获得始终如一的庇护。

最痛之处,并非贾母全然无情。黛玉垂危,她亦曾垂泪,也曾自语:“孩子们从小儿在一处玩,好些是有的。” 可这零星的不忍,终究被“林丫头乖僻”“不是有寿的”等现实判断所覆盖。她将黛玉视为亡女的延续,一个应当温顺承接其怜惜的影子。当这影子有了自己的性情与执拗,甚至可能影响大局时,那份源于故人的怜惜便淡薄了。

斯内普守护哈利的绿眸,是以余生践行对故人灵魂的誓约。贾母遥望潇湘馆的方向,最终让血缘成了疏离的缘由。故人之子,本是逝者留在人间的一道谜题:有人从中照见了必须偿还的深情,有人却只看见一件需要权衡的旧事。当斯内普临死前将记忆交给哈利,那幽绿的眸光里是交托一切的释然;而贾母听闻黛玉死讯时,虽是悲痛欲绝,却是更深地沉入了对宝玉病情的忧思里,更是对宝钗说出那句“都是因你林妹妹,才叫你受了多少委屈。”

故人之子,是时光投下的一道影子:有人甘愿为这影子燃尽余生,有人却任其飘散于穿堂风中——前者照见了灵魂的重量,后者映出了现实的苍茫。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