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安全管理

机电公司:风雨中守护矿区供电“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5-09-03 16:48:52 作者:张辉 崔涛

9月2日,店头地区天幕低垂,乌云如墨,雨水连成白茫茫一片。

“注意脚下,慢一点!”“排水沟再彻底清一遍,塔基周围不能有积水!”风雨声中,机电公司线路维护班班长杨华一边大声提醒,一边带头踏入泥泞。

雨点噼里啪啦砸在安全帽上,泥水没过脚踝。他和几名维护人员沿花定35千伏线路,一步步逼近7号铁塔。这场与天气赛跑的“雨中特巡”,才刚刚开始。

近期,连续降雨持续侵袭子午岭区域,山区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遍布林木间的矿区高压供电线路,正经受极为严峻的考验。

供电系统被喻为矿区的“大动脉”,一旦出现故障,不仅生产线面临停滞,数千职工家属的基本生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更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雷声就是险情,雨情就是命令”。面对连续阴雨,机电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雨季三防”应急预案,提出“隐患不过夜、巡查无盲区”的工作原则。该公司执行重心前移、分片包干、精准管控的策略,领导干部全部下沉一线,与技术员、巡线工共同组成多个突击小队,划定责任区,开展拉网式排查。

“我们绝不能等到出了问题再补救,必须把隐患排除在事故之前。”该公司经理符大利说。

该公司将整个矿区供电系统按地理及功能划分为7个大区、21个小区,全面实施“领导包区、技术包线、员工包点”三级责任制。每一个铁塔、每一条线路、每一个变电站,都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和备份联络人,真正做到了“设备有人管、区域有人查、险情有人报”。

重点巡查区域包括易受雷击的热黄、热西110千伏线及花定线等重要输电通道。这些线路大多穿行于陡坡、河谷和林木茂密区,地质环境复杂,遇强降雨极易发生地基冲刷、边坡垮塌等险情。

“别看只是清理排水沟,这关系整个塔基及线路的稳定。”正在7号塔基旁清淤的权旭宝说道。他们使用铁锹、锄头,掏挖堵塞排水口的杂草和淤泥。每个人浑身湿透,但动作始终未停。

与此同时,风井变电站作为供电系统的关键节点,也全面进入应急状态。电力调度中心及变电站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每小时报送设备温度、负荷数据、周边水位及地质变动情况。

除了“人防与技防”结合,物资保障也是应对汛情的重要支撑。机电公司提前储备防汛专用雨衣、雨靴100余套,铁锹、救生绳50余套,应急发电机3台。简化应急物资申领流程,出现险情时,抢修负责人可通过电话直接申请,实现“半小时内送达现场”。

“宁可备而不用,决不能用而无备。”就在上周,机电公司还组织了一次突击演练,模拟强降雨导致35千伏线路跳闸,从接警、集结、出动到恢复送电,全程仅用时48分钟,比预定时间提前12分钟。

演练背后,是机电公司对应急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开展“雷电灾害事故”“洪涝倒灌变电站”“大面积停电”等多项实战演练。每次演练结束都召开评估会,复盘流程,优化方案,显著提升多部门协同和快速响应能力。

雨还在下,机电人的脚步也未曾停歇。从调度中心到山野铁塔,每一个人都严阵以待,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他们深知,隐患排查没有完成时,安全监管永远在路上。

机电人的使命不仅是保障生产,更是守护每一位矿工兄弟的家庭幸福,风雨之中,更见担当。他们以专业与坚守,在风雨中为公司安全生产、职工生活起居筑起坚实屏障,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机电人“保安全、促生产、勇担当”的职责与使命。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