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助推产业升级转型
一号球友会(中国)党委副书记、矿长 薛国华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在听取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东黄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情况汇报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第42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能源资源安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一号球友会(中国)作为黄陵矿业旗下骨干矿井,要牢记“国之大者”,主动服务集团、公司发展大局,争当能源安全保障排头兵、顶梁柱。
一、巩固实体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企业升级转型
一是持续攻关前沿技术,始终保持智能化建设在行业的领跑地位。与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综采工作面超前区域装备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实现工作面液压支架、超前支架、巷道修复机器人及转载机随采煤机推进联动智能推移,确保综采面智能安全高效生产;将智能化所有项目进行下沉式区队管理,确保系统功能更加精准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让体力劳动向智能支撑全面转变;发挥调度室的统一监管职能,运用智能管控云平台,实时监督各子系统运行情况,确保智能技术深度运行。
二是高效联动打赢工作面衔接“接力战”,结合矿井地质条件变化及生产需求实际,科学编制抽掘采接续计划及生产组织计划,保障综采工作面有序衔接。同时加快“智能化+110工法”推广,攻克尾巷支护全过程智能控制、瓦斯赋存规律及精准抽采等技术难题,实现与智能快掘的协同作战、高效采掘,推动减头减面到位。
三是强化联合攻关,打造联合创新共同体。发挥“产学研用”资源优势和劳模工作室平台功能,积极与科研院所、院士团队、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加快智能化换装,攻关探索前沿新装备、新技术应用,确保矿井技术领先、装备先进,实现矿井智能化常态运行。同时承担一批新的重点科研项目,着力攻克能源转型“卡脖子”难题,全面提升矿井智能化建设水平。
四是持续做好企业管理,通过细化经营管理、深化NOSA五星品牌工程、落实“三个责任”考核机制,让企业经济在“长个子”的同时,“体型”更好,“体魄”更强。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并举,在短板变长板上按下快进键,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抢滩新领域、竞逐新赛道,实现纵向提占比、横向有进位、整体上台阶。
二、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屏障
一是严格贯彻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推进落实新安全风险防控一体化模式,持续深化“四治理一优化+AI+NOSA”安全管理体系,有机融合安全双重预防机制、 “四员两长”管理、月度“安全卫士”评选等各项工作,把先进经验和成熟管理不断汇聚到一体化工作模式中,推动本质安全矿井深入发展。
二是常态化运行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保持“系统、采掘、安拆”动态全覆盖,拓展多源感知、多终端协同的AI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四大功能”作用,进一步规范违章线上、线下处置程序,在团体标准基础上制定发布行业标准。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瓦斯、水害、粉尘、顶板、防灭火五大灾害治理。完成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瓦斯抽采能力核定,研发应用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平台,建立瓦斯日分析机制,为瓦斯精准抽采提供研判依据;研发应用水害仿真系统,实现水害在线监管、重大水情自动预警,积极推行水害防治周排查机制,落实补充勘探及三维地震勘探措施,为后续开采提供良好地质保障;推广运用尘源自动跟踪装置,实现架间喷雾与煤机截割部的跟机运行,通过研发自动喷雾控制系统,投用80套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40套无线自动喷雾降尘装置,有序实现自动识别煤流喷雾降尘、人员感知、依据粉尘浓度智能调节喷雾开关等功能;坚持“一面一策、一段一策”,通过应用过地质构造带超前锚索和顶板破碎区全断面金属网控制技术、回撤通道“走向梁与横向梁”支护单元技术,有效控制顶板风险;编制《矿井防灭火设计》措施,通过迈步式布置采样束管,有效实现氧化升温带的科学防控,提升采空区自然发火监测能力。
三、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决当好生态卫士
一是积极贯彻开展“节支降耗、修旧利废”系列工作。狠抓设备修旧利废管理,本着“能修尽修、能用尽用”的原则,积极对损坏设备进行修复、改造,使其继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使用性能、挖掘废旧材料的利用价值,强化生产成本管控,降低设备故障率。
二是坚持实施“避峰填谷”用电及动态检查。合理调配大型用电设备检修及井下排水泵房排水时间点,控制峰段设备用电,严格管控大型设备空载运行、重负荷启动,确保用电安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三是多措并举推动生态环保持续改进。在八盘区应用巷道矸石充填技术,做到矸石就地消化,降低辅助运输压力和固废排放量;常态化运行北一复用水仓,扩大北一区域来水渠道,在北二、八盘区推广应用,实现对井下所有区域生产用水的全覆盖;推进三号风井边坡治理和矸石山扩容项目,提升风井环境面貌和抵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范能力;抓好1号矸石山排矸场综合治理,通过覆土种草、修建大棚、圈养家畜等措施,构建农牧互补的循环经济生态;通过取水证办理,进一步完善执行好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充分发挥用水定额的刚性约束作用,提升环保动态纠治能力,助推产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科技创新
建设一流智能矿井
二号球友会(中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易瑞强
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492页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全国球友会(中国)智能化矿井建设蓬勃发展。二号球友会(中国)自2014年以来,紧紧围绕“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安全高效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始终坚持“科技兴企”战略,聚焦智能矿井建设,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一流智能矿井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打造智能安全保障系统。按照“所有场所都有风险,所有风险都可控制,所有事故都可避免”的理念,融合AI识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多项前沿技术手段,以智能识别、现场预警、分析处置为目的,开发建设了AI智能风险管控系统,对井下“三违”、非标准作业进行实时监管、智能预警、后台记录、现场制止和联动闭锁,实现了对安全隐患事前警示、事中阻断、事后处理的闭环式管理,对关键生产环节连续性、全面性、透明化、智能化闭环管理。实现了对安全隐患事前警示、事中阻断、事后处理的闭环管理,突破了传统“单一人工管控风险”的格局,开创了“人工和AI智能系统双重管控风险”的先河,目前,已完成2采5掘工作面、5主3辅运输系统及14个硐室共220个场景的建设,达到了井下全覆盖,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系统投运后员工不安全行为下降8.6%,隐患数量下降10.3%。
基于“风险+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基础,开发了AR智能风险管控系统。系统采用智能AR眼镜,结合人体指令操控、AI图像识别、远程协助、数据可视化等多项感知成像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安全生产场景的沉浸式融合,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全方位查看风险源、全天候监测环境数据、全流程感知电气设备状态的数据反馈,定位预判风险源,引导巡检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规范作业,达到“识风险、辨风险、控风险”的完整闭环管理。
研发应用智能采掘技术。积极开展大采高智能化开采技术研究应用,研发应用“预测、预判、预控”的综采大数据智能决策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对截割参数实时修正;根据生产进程进行实时地质模型“CT”切片,生成截割曲线,指导采煤机生产;采煤机按照大数据智能分析决策中心下发的规划截割模型进行自主截割,形成了工作面内无人干预截割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由传统记忆截割智能开采1.0向自主规划截割智能开采3.0的技术跨越,引领了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新方向。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有人安全巡视、无人跟机作业”常态智能化无人开采模式。综采队伍由原来132人减少至56人,达到减员提效、安全高效的效果。2019年,《煤油气共生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要由二号球友会(中国)参与实施的“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结合二号球友会(中国)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油型气、油气井“七害”情况以及复杂地质条件,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应用全国首套复杂地质条件下快速掘进成套装备。开发出智能快掘系统,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面一键启停,掘、支、运平行连续作业、一次成巷、锚索机器人自动钻进接退钻杆等功能。掘进队伍人数由原来的95人减少至49人,单进水平由之前综掘315米/月提高到680米/月,大幅度实现了减人提效;参与制定和发布“基于掘锚一体机的煤巷快速掘进系统”两项企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煤炭行业煤巷快速掘进系统标准的空白。
建设智能生产辅助系统。在矿井九大生产辅助系统全面集控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主运输系统、供电系统、供排水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加了智能供电定值计算与检验、电力电缆测温预警、水泵避峰填谷智能运行、管网调控诊断预警等功能,完成了控制模式由人工干预向软件自控的转变。在胶带巷、变电所及水泵房安设智能巡检机器人17台,结合生产辅助集控系统,实现巡检区域数据精准采集与联动控制。累计减少井下工作人员132人,实现了由“无人值守、有人巡检”到“无人值守、无人巡检”的转变。
打造智能选煤厂。建了设选煤厂独立私有云及数据中心,打造全域感知、全局协同、全线智能的“选煤AI超脑平台”,利用智能化管控平台,集成应用3D可视化及人员定位、智能供电、设备智能诊断、煤质在线监测、智能仓储、智能加介等系统,实现采、制、化、选、储、运一体,达到“人员精简、绿色节能安全运行、提质增效”的目的。实现了“无人值守、有人巡视”,单班在岗人员由原来的35人减少到9人,生产成本下降约20%。开发建设智能装车系统,实现自动配、装、平煤,研发了铁路敞车、集装箱装车的智能切换功能,开创了铁路集装箱智能化装车的先河。
开发建设智慧园区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开发建设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对厂区管理全过程和职工信息进行数据感知、分析、集成,通过园区的设备与人、设备与设备之间智能互联,实现园区环境监测、能耗监测、车辆识别、人脸识别、安防预警、自动考勤、公共照明、LED屏信息发布等功能,达到园区管理联网化、信息化、可视化目的。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经营管理智能化升级,打造了岗位价值核算系统、智慧门禁、智慧纪检、智慧党建等系统,完成智慧调度指挥中心、井口信息站、充电灯柜、职工浴室等多处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幅提升了矿井整体智能化建设水平。
首创全国井下智能矸石充填系统。建设了全国首套井下矸石制浆采空区临巷智能充填系统,经过前期论证、现场调研、工业试验以及智能充填(一期)等环节,自主创新改造项目20余项,融合AI智能风险管控系统,编制了智能充填作业标准,实现了标准作业流程监控、生产环境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后台记录、现场制止、联动闭锁、地面操控七项功能,开创了建设历时最短,设备配套最优,井下充填能力最大,生产用人最少,经济效益最佳以及风险管控最全的六项记录,为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黄陵经验。
展望未来,随着煤炭产业结构性调整加快,煤炭企业必然进一步向安全高效、绿色环保、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二号球友会(中国)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推进智能矿井、智慧园区建设,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矿井,用科技引领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