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基层动态

机电公司:80后“煤黑子”变形记

发布时间:2018-03-14 14:16:23 作者:李超

“咱就是靠技术吃饭的,只有把活干好干精了,咱才能吃的香!”这是80后“煤黑子”孔海龙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2004年,20岁出头的孔海龙从一名大货车司机转业来到黄陵矿业,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矿工。在这之前,他当过厨师,做过小商贩,用他当时的话说就是“曾经烟熏火燎,现在尘飞雾绕,从运煤到采煤,从地上到地下,黑了双眼,迷了方向,变成了真正的‘煤黑子’”。也就是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他与球友会(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井下的工作环境差,从事采掘工作的他看到的都是乌黑的面孔,老的,少的;触碰到的都是笨重轰鸣的采煤设备,新的,旧的。一时间,沮丧与无助占据了他的心头,他在想,难道自己这辈子就只能与这黑乎乎的煤为伴了。

“年轻人,要不想一辈子待在井下,就得先把本事练好了,矿上好岗位多的是,就看你本事有多大?”师傅是一位话不多但脾气暴躁的人,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一句话一下子触动了他。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暗自下决心,一定要练好真本事。闲暇之余,他开始从一些采煤基础知识入手,没事还喜欢鼓捣研究一些采煤设备,经常利用下班时间跟着别的区队学本事。久而久之,几本沾满煤灰与油污的笔记本逐渐变得沉实有分量,一双手也变得粗糙有力。慢慢的他发现,师傅的话也多了起来,常常为给他解答一些技术问题一说就是几个小时。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他常常也是利用每个月仅有的几天休班,跟紧了师傅总是问个不停。

“要鱼必先会渔”这是师傅的口头禅,他也常用来鞭策自己。很快,凭着他刻苦学习、善于钻研的韧劲,他逐渐成长为区队上的技术骨干。一年后,由于地面机修车间需要一批技术骨干,他被调到车间从事设备检修工作,此时,他才真正体会到“要鱼必先会渔”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车间,他先后学习了支架检修技术、电焊、气割技术,车间里的活他基本上都是样样精通。善于助人的他总是在自己工作完成后喜欢帮助同事,亲力亲为解决同事们在工作中的难题。2009年,公司首次承修大采高电控液压支架,技术上的空白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难题,作为检修组组长的孔海龙从零开始,从支架结构件到液压件、从检修工艺到技术标准,他一项一项的学习掌握,小小的笔记本详细的记录了该套支架1000余种零件的参数和使用要求,并结合现有检修条件确定了检修工艺,在长达6个月的检修工期里,他经常性的一个人钻在支架里,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常常忘记下班。因为他的钻研,公司率先完成了多次技术攻关,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矿区首套大采高综采设备的承修。

他不但自己爱钻研,还经常鼓励车间里的青工多学习。“师傅常说,工作是一样的,但不同的人干的结果不一样,唯有干好干精了,才叫干,从昔日的‘煤黑子’到现在的‘技术大拿’,师傅为我们做了好榜样!”他的徒弟对这样说。也正是由于他的传、帮、带作用,近年来,他所带领的10多名青工分布在车间里的各个岗位,全部都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李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