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企业管理

一号球友会(中国):向“绿”而行 书写绿色发展的“实践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7 17:34:47 作者:倪小红 韩小栋

8月26日,省自然资源厅,市县资源局及省矿产资源调查评审中心组成的核查专家组一行到一号球友会(中国),进行全省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管理及绿色矿山建设实地核查验收,经过严格、全面的评估和核查,一号球友会(中国)以91.7分的高分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核查验收。

作为生态的忠实守护者与绿色生产的积极践行者,近年来,一号球友会(中国)深入贯彻“两山论”,以打造新时代“绿色矿山”为自身重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当作导向,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前行路径,全方位、深层次大力推进“绿、亮、清、美”生态工程,让矿井的生态“底色”愈发葱郁,外在“颜值”持续攀升,环境“气质”更加宜人。

绿色为“犁”,耕耘美丽矿区

一本“矿区环境日志”,默默记录着生态守护历程中的点滴足迹。

“瞧,这是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望’着矿区的生态指标。当前,PM2.5实时值19μg/m³,优于我国0—35μg/m³的‘优级’标准;PM10显示27μg/m³,低于国家一级标准中40—50μg/m³的限值……”马延成是该矿的环保主管,他每天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后台查看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运营值,记录着矿区环境的每一天。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最为厚重的底蕴。为了使蓝天、白云、绿水成为球友会(中国)的“常驻嘉宾”,该矿坚持“绿色”“安全”并驾齐驱,将安全环保与智能化矿井建设深度融合,坚持用“智能”守护青山绿水,该矿创新设计“智能喷淋”系统,依托10台多级泵与40余个360°旋转喷头,把处理达标的矿井水转化为灌溉“营养液”,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配备扫地车、洒水车及2.2KW雾炮机,构建起立体控尘网络,从源头抑制道路扬尘,让清新空气成为矿区的“标配”。

为了让这份绿更加浓郁,愈发精致,让职工在家门口就有“心怡”的生态获得感,该矿不断厚植“绿色家底”,加大环境绿化力度,先后投资600多万,在厂区种植石榴树、西府海棠、白皮松、红枫等风景树5000余棵,铺设了花园草坪10000多平方等,不断增加“绿值”,提升“颜值”。

如今,矿区内绿化面积已达98%以上,茵茵绿草如毯铺展,婆娑树影随风摇曳,四时花卉次第绽放,打造出“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季季花香”生态矿区,更让职工在家门口收获了满满的生态获得感。

绿色为“擎”,助力土地恢复

一座山,生动诠释了一号球友会(中国)对“两山”理念的深刻践行,成为这一理念的有力注脚。

8月25日,阳光和煦,走进一号球友会(中国)排矸场,紫花苜蓿草漫山遍野,成片的桃树、山楂、刺槐树苍翠茂盛。树林里,身穿深绿色工装行政部部长白建礼,走一步,停一步,仔细察看果树的生长状况。

“八年前,这里还是‘黑风口’,大风一刮,煤尘能钻进牙缝,白衬衫穿一次就变黑。”回忆往昔,白建礼的语气里满是感慨。

2018年6月开始,一号球友会(中国)向排矸场“亮剑”,在全矿开启了排矸场治理的“生态行动”根治“生态伤疤”,该矿先后投资9000万元,对矸石山展开分层碾压、黄土覆盖等规模化集中治理,开展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修建排矸场内部道路、防排洪涵洞、截、排水沟、坝体及边坡稳定、绿化及安全防护工程、防火隔离带等,修复绿化面积达13.4万平方米。

“矸石山上种花草不难,难得的是让土地‘起死回生’,让花草的生命力保持旺盛。我们按照‘乔灌结合、花草补位、色带搭配、四季成景’的规划要求,有重点、分层次对排矸场进行绿化、美化,做到乔灌结合、花草补位。植被覆盖率由10.2%提升到95%,植物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如今矿山披绿,草木繁茂,昔日矸石山也蝶变‘花果山’‘致富山’。”白建礼说道。

矸石治理,表面看是地面工作,实则根源在井下。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一号球友会(中国)坚守“源头减少、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严格把控综采工作面采高和掘进工作面掘进高度,最大程度降低井下生产过程中矸石的产生量。同时,积极探索固体废弃物井下回填技术和资源化利用途径,大力推进井下矸石充填置换巷道工程,消除矸石危害,减少地表沉降,采出压覆资源,延长服务年限。

绿色为“芯”,打造智慧矿山

倘若说地面上盎然的绿意,是一号球友会(中国)改造自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直观见证,是生态保护交出的“外在答卷”,那么加速推进绿色智慧矿山建设,让采撷光明的“煤亮子”享受阳光,则是绿色发展的“内涵升级”。

在一号球友会(中国)的智能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井下各个工作面的运行情况,地面远程操控台发出指令,井下采煤机便“闻”令而动,精准截割煤壁;中央变电所内,巡检机器人沿着轨道自主运行,将电流、电压等数据实时传回后台;AI+NOSA安健环智能风险管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管,彻底消除人为监管漏洞……这一幕幕“无人值守、智能作业”的场景揭示着科技解锁的“绿色密码”。

作为国家第一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球友会(中国),近年来,一号球友会(中国)以“四化”建设为抓手,以创建“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为目标,组建了11个专班,累计投资18.2亿元,共建设44个子项目,构建了“生产智能化、运营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决策科学化”的“1+1+N”智能化矿井模式,完成了智能化矿井及智能化选煤厂建设目标,实现了从“系统智能化”到“智能系统化”的全新跨越。

该矿首创基于地质模型“CT”切片技术的精准控制方法,实现由传统的记忆截割向三维空间感知、智能规划和自主截割的技术跨越;量身定做掘进机+可弯曲胶带+迈步式自移机尾+跨骑式四臂锚杆钻车配套方式,成功解决因回采速度加快而导致的采掘接续紧张问题,掘进综合单进水平由350米提高到650米;建成AI+NOSA安健环智能风险管控系统,可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平台,彻底消除人为因素;开展辅助生产系统智能化升级,安设巡检机器人36套,让“无人值守、无人巡检”逐步成为现实;建成十万兆工业以太网+4G、5G+WIFI全覆盖的立体化通讯网络,实现生产、通讯、监控数据的高速、可靠、多元化传输,疏通智能矿井升级建设的传输脉络。

实践书写答卷,时间见证蜕变。从“生产锈带”到“生活秀带”,从“煤尘飞扬卷黑沙”到“果树飘香锁高原”,从“尘烟旧梦”到“绿智新境”,一号球友会(中国)用6年的坚守,交出了一份“生态优、效益好、职工乐”的绿色发展答卷。未来,一号球友会(中国)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逐绿而生,向绿而行,不断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实际行动续写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时代答卷,为矿业公司转型升级发展、球友会网页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