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十几岁离开,从此很少回去,去年腊月,有机会去陕北靖边,近距离体验了一次唢呐盛宴。
十个人的唢呐团队,一字排开,唢呐手同时开吹,那声音震耳欲聋,黄色的唢呐上绑着一条红色的绸布,陕北人迷信,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娶媳妇嫁女儿为了讨个好彩头,多数人家都这样。唢呐手一会儿仰头,一会儿左右摇摆,变换着姿势,他们全身心投入,乐在其中。天寒地冻的日子,吹唢呐的师傅们腮帮子鼓的溜圆,脑海瞬间涌出夏夜河塘里的青蛙,鼓起的腮帮,呜哇、呜哇,片刻功夫他们就一头汗,腮帮子鼓起来,又缩下去,像泄气的气球。唢呐吹的时高时低,看的人喜笑颜开,一脸的享受。
陕北唢呐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主要以绥德、米脂唢呐为主。陕北唢呐越吹越高亢,这与陕北人的性格极吻合,他们豪爽质朴,唢呐也是黄土高原人的情感渲泄和精神寄托。
现在依然记得,七十年代,四季忙碌的陕北人,娶媳妇、嫁女儿大多选在岁末年初,喜庆的日子里,请唢呐是一定的。那时最多也就是两个唢呐师傅,白事也请。那时我们还在老家,大家族亲戚多,每每有人家办事、摆酒席,我和堂弟就是奶奶的左右护法,奶奶心疼孙子,带上我们两个小尾巴。农村人家里穷,我们跟着奶奶也就是混个好吃食,改善一下伙食。奶奶拉着我们,宽大院子的角落里六七个人围拢一起,大堆火冒着黑烟,他们围坐一圈就着火势取暖。也是腮帮子鼓的溜圆,唢呐声此起彼伏。大人们指着调皮的小孩说,不好好学习,明天就把你送他们,跟着学吹鼓手。那年代,吹鼓手是不入流的行业,被认为是“下九流”,吹在人前,吃在人后。陕北人极其看不起这些人,也很少有人乐意把女儿嫁给吹鼓手。时代变迁,人们观念改变,喜庆的日子吹唢呐,那是欢快奋进的,忧愁时也会吹,那是情感的发泄。有陕北人的地方,总会听到唢呐声声,这调调已经深入到陕北人的骨子里。唢呐与陕北人的日常生活及社会风俗密切相关,承载着陕北人的喜怒哀乐。
时代变迁,唢呐也早已列入非遗,吹唢呐人也扬眉吐气,大大方方的吹,而且有红白事情,必须提前预约,据说生意火爆,想想也是自然。四十多年前“移民”到店头,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又不同天”,确实如此,黄陵当地人只有白事才请唢呐班子来吹,娶媳妇、
嫁女儿是不请唢呐班子的,曾经闹出不少笑话。那时候刚刚来到这个地方,只要有唢呐声音传来,我就会放下手里的活计爬阳台上眺望,每次都是大失所望,时间久了,才知道原因。
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唢呐声音高亢总是让人激情澎湃,唢呐也是黄土高原人的灵魂,它是陕北人的号角,吹出了陕北人的精气神,陕北唢呐也是民间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声音符号。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