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直推荐青木川,她说有时间过去看看吧!那是个值得去一趟的地方,从此青木川在心里。八月的周末,几个朋友约好,来了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周末早上七点准时出发,黄陵——青木川,全程高速,700多公里,大约9小时22分钟。她们仨都会开车,据说还都是老师傅级别的。我呢,说来惭愧,只会坐车,偶尔还晕车,不过不耽误看窗外的风景。一路狂奔,下午四点多到达青木川。
古镇青木川,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不大的门楼,红色的大灯笼在微风中摇曳。徜徉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里,你我会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有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
出门前做过功课的。青木川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因地处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花灯初上,古镇的夜是寂静安详的,忙碌一天,吃货的几个人,又如何能拒绝美食的诱惑呢?小镇最有名的“张记木桶鱼”大门上赫然写着唯一上榜中央电视台的当地小吃,客满为患。找一个临着街面的桌子坐下,刚刚好正对着“栖凤楼”,沏一壶热茶,人手一杯。远观栖凤楼,两只预飞的凤凰在灯光掩映下栩栩如生。大约半小时,服务生端上来一个火锅大小的木制桶,桶底码放着一层黑色的小石头,大小匀称,油光闪闪的,感觉那些小石头是提前经过加热,需要时倒进木桶。服务生点火,把选好的鱼放进桶、加汤,然后盖上木制盖子,一会儿功夫就好。许是长途跋涉,揭开盖子的瞬间。一股香味冉冉升起,心里暗自感慨,香!我笑着问同事“想家不?”
“有鱼吃,哪有心思想家,我都计划在这长住呢。”
哈哈,这话没毛病。几个快乐的女汉子……
古镇历史悠久,曾是羌汉杂居地区,一条“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站在栖凤楼观望,两边的明清时期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一座夜幕下盖顶华丽的“飞凤桥”横跨金溪河两岸。金溪河从山林奔来,它们缓缓流过,一排排青色瓦房依河而建,河水缓缓流过。忽然一只猫闯入视线,它蹲在河堤边角处,侧歪着脑袋,目光追随着水面。忽然一个前匍匐,两只前爪迅速涌入水塘,眨眼功夫,嘴里叼着一条鱼儿上岸,暗自感慨,多少次的实战演习练就这么好的身手,为了生存,一切皆有可能。
夜晚入住青木川新街,金溪里酒店。我去过镇远古镇,那里有水,也去过凤凰古镇,那里有湘西的吊脚楼,也有个沈从文。青木川谈不上惊艳,但那一树树的杜鹃花开的热烈……
清晨的古镇褪去了夜晚的灯红酒绿,有鸡叫声传来,和衣下床也没了睡意,翻开散发着墨香的《青木川》,跟随作家叶广芩的笔迹走入青木川。提到青木川就不能不提一个人——魏辅堂,他是青木川的一个特殊人物,他曾为青木川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坏人。好人时出资助学,办辅仁中学,大力提倡当地孩子必须到辅仁中学读书,而且学杂费全免,也算提早实现义务教育。坏人时,勇猛好斗,种大烟,也贩卖大烟,一生娶了六房太太。我们特意去辅仁中学看了看,学校依山而建,校门形似笔架。周末的缘故,大门紧锁,但依然可以看到旧时的痕迹。
感觉这里的生活节奏慢些,人们总是不慌不忙的。古镇的屋檐下,成群结队的燕子撒着欢的飞跃,它们忽而高飞,忽而低飞,亦或叽叽喳喳,我停下脚步侧目观望,花儿开了,燕子也来了……
过了飞凤桥,老街就热闹了许多,青木川在宁强县,这里盛产核桃,当地人就地取材,做出了核桃饼。大声吆喝的摊贩,他们热情的招呼着过往游人,人人都说自己的正宗。你不得不佩服他们,免费尝一尝,买不买无所谓,一条街转下来,盛情难却,几个人吃饱了肚子,我感觉呼出的气息都是核桃味儿,贪吃的人就这么一点好。
镇上居住着魏辅堂的长子。他是一位身体矮胖的老人,歪坐在椅子里,很少说话,我们每人购书一套,没有刻意与他签名合影,不打扰可能就是最大的尊重。荣盛魁,又名“汉船房”是国内少有的船形建筑物,从外观看犹如一条船,游人不是很多,我们走走看看,斑驳的老墙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大红的灯笼在烈日下摇曳,商业气息扑面而来。
每个到青木川的游人,都会到魏氏宅院看看,房屋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我们几个特意请了导游,方便更多的了解当年的魏辅堂,说是老宅子,个人感觉与其他大宅没有什么区别。导游介绍说:“魏辅堂一生没有走出过青木川,在那个年代那个偏远的地方有这样先进思想豁达的理念,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导游又说:“当年我们这里没有路,魏辅堂买了汽车。没有电,他家安装上了电话,一段历史造就一个人物,一个人物演绎了一段传奇,一部小说改编成了一部电视,风雷镇——青木川的故事是有吸引力的。”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