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文学天地

机电公司王友谊散文——我的外婆

发布时间:2021-12-24 14:39:51

微风轻拂过脸庞让人感到丝丝凉意,昔日如火的骄阳竟也躲进云层,犹抱琵琶半遮面,猛然抬头,树叶已悄然变黄,片片随风起舞,“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瞬间感到一丝惆怅。每每这时,我总能想起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院子树下玩耍的欢乐,对他们深沉的爱无法掩盖,思念如泉涌般袭来。

“外婆,我回来了。”每次放学,我都顺着外婆家门口的一条小土坡边喊边跑,儿时的记忆时常萦绕在眼前。

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时,由于家里离学校远,爸爸又在外地工作,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姐弟俩,于是我被放到外婆家上一年级,弟弟在二姨妈家上学前班。因为外公是小学老师,我便可以跟着外公一起上下学。

回忆起那段时光总是充满幸福感的。外婆每次听到我的喊声,总是笑脸相迎,让我慢点别摔着,然后张开双臂等我扑进她怀里,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外婆和外公同岁,今年都已是95岁高龄。虽然外公现在眼睛模糊了,耳朵背了,脊背都快驼成了90度,但年轻时候的外公多才多艺,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每逢过年,家里的对联都是外公自己写的。除了毛笔字写的好,外公还研究中医药理,懂得很多偏方,外婆说她得病,都是外爷给她抓药治好的,我弟那年腿疼,外公还给他针灸过,而且外公学习武术,会打洪拳,舞红缨枪。外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勤劳朴实,乐于助人,总是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关中地带,基本都是平原,而外婆和外公居住的地方靠近山,比较偏僻,土地都是靠天吃饭的旱地,两面土窑,由于家里儿女多,靠着外公微薄的收入,加上外婆辛勤劳作,能勉强生活,但是遇到灾年,干旱,经常也是食不果腹。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家家生活困难,外婆和外公依旧把家里仅有一点吃的送给邻居,外公常常看到饥肠辘辘的学生们,总是不由分说就把吃的分给孩子们,自己宁愿饿着肚子,外婆对外公也从没有抱怨过,还宽慰他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饿一两顿,饿不坏。”外婆和外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相互扶持,相互包容,很少见他们吵架,说话都是和颜悦色。

自从工作后,我每年都会抽空回去看外婆和外公。外婆还经常会说:“人这一辈子可以身穷但是精神不能穷,要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们心胸豁达,活的时间久了,啥事都看开了。”外婆和外公一辈子平平淡淡,相敬如宾,他们经历了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闹饥荒,但随着时间的沉淀,我想他们对彼此更多的是一份关爱和理解。

没人赢得过岁月,生命最后的这段时光里,相信他们心里对生命更多的是敬畏和珍惜,对人、事、物的感恩,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就如杨绛先生在自己96岁高龄时创作的《走在人生边上》里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踏着落叶,感谢这秋风让我整理了自己的思绪,半载人生已过,对人事物也有些许自己的理解,还有很多也许一辈子都悟不到的真理。

我想尝遍这世界带给我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我想去做很多自己还未尝试过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更多彩有趣;我想看遍世间大好河山,让自己的人生阅历更丰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不易,在我心里唯一不变的是外婆教给我的,要让自己在精神上不断富足,在生命的旅途中,且行且悟,且珍惜且成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