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文学天地

煤矸石发电公司王栋散文——秦腔

发布时间:2021-11-25 11:00:50

李老汉又在自乐班里拉起了板胡。自打退休后十余年里,物业楼这个20余平米的房间便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一群年龄相仿的老人聚在一起,唱古谈今......

李老汉退休前是个教师,二十多年前我在子弟学校上学的时候,曾给我带过三年课,教得是语文。老汉谈吐文雅,能把一篇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讲得是栩栩如生,身临其境。课余时,还曾和我讲些周易、书法之类的话题,说着一些“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之类的词,在有限的见识中,我只把这些词当做了降龙十八掌的招式,于是近乎疯狂的崇拜,认为老汉肯定是练过降龙十八掌的武林中人。加之老汉时常坐在办公室外的夕阳下拉着板胡,虽然拉的是些秦腔曲调,我坚信老汉肯定是武林中的高人,电影中高人不都是这样的吗?他只是为人低调,委身在学校做了一个教书匠。老汉说他不喜欢秦腔,但他喜欢秦腔的曲调,我不理解,他说到他那个年纪就自然明白了。我也似懂非懂地点了头。

少时,店头每年三月三古会有秦腔演出,七丰乐园哪里有一座戏台。也是古会最热闹的地方,那时条件不好,不像现在台子旁还有电子屏幕,即便是听不懂,也可以看着字幕知道唱了些什么内容。台下乌央乌央的人群,多是些七旬往上的老人们,提着一罐头瓶浓茶,一包油炸糖糕,提着烟锅子,一坐就是大半晌。戏台上高亢的声音响彻这个大院,欢笑声、斥责声、厮杀声、抽泣声……

十年前,我在读关于抗日战争中条山战役时,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是西北军177师陕西冷娃们奋力抵抗日军,死伤惨重,打到弹尽粮绝,余下的800人被逼到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三面绝壁,这八百多“秦军”,面朝陕西,跪天,再跪爹娘,唱着秦腔宁死不降,跳进滚滚黄河跃身投进了脚下奔腾咆哮的黄河,在跳河前吼的是秦腔《金沙滩》中杨继业的两句唱腔:“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在往后的日子里,每每看到这个故事,都是热泪盈眶,如同亲眼看到这些冷娃们悲壮地跪拜父母,如同亲耳听到他们那临终前的秦人的忠义唱词。这便是秦人对国家的忠。秦人虽然不善言辞,性格刚烈,终是不会负国。

去年,这时的我已经37岁,我开始理解当年李老汉对我说的那些话,我在拍摄一部廉政题材微电影时,我在故事中加入了秦腔元素,饰演刚正不阿的老祖书记,在戏里有一段包公唱《铡美案》的桥段,我为老祖书记画上了包拯脸谱,油墨笔在他脸上没一次划过,我都在感受历史传承下来的魅力,笔落妆成,行头上身,乐起,“身穿黑,头戴黑,浑身上下一锭墨。”曲直分明,刚正不阿的包公形象出场,我有些激动,终于把心中的秦腔拍成电影去展示给所有人。

我现在是喜欢上秦腔了,朋友们在闲聊时候会半开玩笑的说我提前进入了退休生活状态,我笑笑不语。陕西人乡土情节很重,如果我离开陕西,在异乡听到秦腔,必然会觉得无比亲切,我会想到秦人的生、冷、蹭、倔,我会想到秦人的外冷内热,会想到八百里秦川的壮丽,会想到在自乐班里拉板胡的李老汉。(王栋)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