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个好的作家,即使对自己小说最卑微的角色也不可以有一点轻视之心。”英国作家狄更斯就是这样一个好的作家,他善于写小人物,就像鲁迅塑造的阿Q一样,那是一个时代最具代表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普通而真实、鲜活而生动、可悲而无奈,但会唤起一个民族的反思。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年写成的长篇小说,依然延续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通过描述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用通俗简洁、幽默犀利的语言,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匹普、乔、毕蒂等一批朴实善良而又世俗的小人物,用主人公匹普“远大前程”变成 “黄粱一梦”极大落差的荒唐故事把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不得不让读者反思生命真谛,感悟人生道理。
要乐于行善,莫问结果。
小说主人公匹普是一位孤儿,小时候无意中救助了一名叫蒲骆威斯的逃亡人员。后来蒲骆威斯在国外发家致富,为报救命之恩,他巧妙安排匹普从乡下来到伦敦,继承自己遗产,接受上等教育,打算把一个铁匠学徒培养成为一名“上等”人。如果照这样安排,匹普可谓远大前程。人类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劝人向善,这无疑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尽管现代科学无法从理论上解释善恶因果报应的必然联系,但积德行善应该是每个社会所倡导的,助人为乐是一个人的良好品格。对别人施善,就想得到回报,到头来失望的一定是自己。
不要忽略身边对你好的人。
我们一路走来,总会得到一些人的帮助,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但有时我们往往会习惯于别人对自己的好,以至于忽略甚至漠视那些平时关心、关爱自己的人。我们时刻要警醒,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比如,小说中描写匹普发达后,完全抛弃了乔,忽略了毕蒂,自己独享伦敦大城市的富足生活。可要知道,乔是匹普的姐夫,老实厚道,从小把他拉扯大,还教他学铁匠手艺。毕蒂是匹普的小时候的伙伴,天真善良,而且一直照顾匹普受伤的姐姐。匹普后来翻然悔悟说:“世界上再圣名的贤人,也无法给我以他们的纯朴忠诚所能给我的安慰。”
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
小说中突然有一天,郝薇香小姐对匹普厚爱有加,还把自己收养的大美女艾丝黛拉许给他,匹普为此心花怒放,自我感觉极其良好。后来匹普发现郝薇香不是恩主,只是利用自己当工具,去刺激她那些贪婪的亲戚而已。匹普因此心痛至极,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卑微,看清楚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现实无不如此,我们有一个不愿意承认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品行以及和别人的关系。殊不知生活中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在乎你,不信,当你穷困潦倒或者病入膏肓时试试看!或许你看到真相后,一定会伴随而来失望、沮丧和无奈。但大可不必就对生活厌烦,看透生活、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智者应有的生活态度。
不该是你的,终究会还回去。
佛法上讲,一切随缘,一生随缘。人的一生,不管热衷名利也罢,报效忠义也罢,追求信仰也罢,顺道而为,不必强求,入世方可周全。不过,人性中最大的弱点莫过于贪婪,古今无数事例证明一个道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小说最后,匹普的梦中情人艾丝黛拉另嫁他人,资助他的蒲骆维斯再次被抓遗产充公,匹普大病一场,无奈出国打工偿还债务,他所谓的远大前程“比如我们沼地上的雾见了太阳一样完全化为乌有。”匹普叹息道:“我宁可他当年没有来找我,让我一辈子守在那打铁间里,纵然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可也总比现在快活!”
以上几点人生道理,再普通不过,我们几乎每个人一生都会反复遇到。但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够明白道理、身体力行呢?别说身体力行,如果能做到从别人的错误中引以为戒,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也算是一个明白人。遗憾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现象大有人在。
人生有如此困局,人类社会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听过社会学者王东岳先生的讲座,他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人类将面临自己毁灭自己的危局。”我觉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模式和人们生活方式,建立在对地球资源无节制的耗费基础之上,从实践上讲,这无论如何是不可持续的。我始终坚信,人类的反思能力、行动能力、合作能力,是人类摆脱发展困局、避免自我毁灭唯一正确的路径。
人类思考了,上帝可别笑!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