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始终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10月5日 中雨
刚刚进入十月,矿区还沉浸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的浓烈氛围中。雨一直那么下着,已经连续3天了,毫无停止的意思。坐在家中翻看着手机,不时在抖音上刷到沮河水上涨的短视频,一次又一次刷到,心情也便随着阴沉的雨天逐渐低落,这是要遭水灾了,如此糟糕的状况是我在这个小镇30年来的第一次。一种无形的声音在耳边不停的环绕,走出去,走出去,去看看这个小镇发生了什么……
10月6日小雨
雨似乎小了些,习惯性地带着相机直奔河堤,和我的想象中的一样,浑浊而汹涌的河水竟与近7米多高的河堤平齐,我弯腰便可用手触及河面。又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奔腾的黄泥水不断地冲击着眼球与耳朵,我感到了震慑,这该死的压迫感。沿河一路前行,横跨河面的的几座小桥消失的无踪无影,我想是被带到了下游,沿河公路坍塌、房屋坍塌、还没来得及收的玉米地一片汪洋,大棚种植的果蔬也只能看到一丝白色的顶棚,电线杆子横七竖八地倒在水中……这就是灾难,它来了!
10月7日 阴
早上起来洗脸,水龙头里已经放不出水了,马上意识到这次洪灾的严重性,必然影响到单位生产生活了,我每隔半小时,我给双龙的同事打电话问什么情况,得到的是话筒中传来的:“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通讯中断,我惶惶不安地和妻子说起这次洪水,妻子提醒我去楼下多打些水储存,我如梦方醒,好在制水机里还有水。
直到深夜,“光影黄矿”抖音号里已经发出了双龙片区的灾难画面,我试图用微信联系二号球友会(中国)党群部的杨新亚,他居然回复了,告知我刚从香房水厂那边回到矿上,供水管道被冲毁,道路整体断裂,车辆无法通行,送饭上去需要走6公里才走到中转站,机电公司、二号球友会(中国)、双龙煤业、建安公司以及应急救援中心联合抢险,全力以赴恢复店头供水。防汛一线完全没有通讯,卫星电话也不管用,信息传递用最原始的方法,人跑路传达。我说你辛苦了,他说:“你要是看看现场,你就知道啥是辛苦!”我宽慰了他一番,便结束了对话,让他早些休息,我很明白这次灾情报道你肯定是要冲在前线。
10月8号中雨
一早我就接到公司宣传部的报道任务,店头片区各单位受灾及抢险情况。雨接着再下,我先去第一站是河滨路被大面积冲垮的公路,龙源建安公司抢险人员经连续工作30小时了,垮塌的河堤上支起了脚手架,一车又一车的混凝土被填进去,雨下的越来越大,回落的河水又有上涨的趋势,抢险人员加快了行动的速度,如果河水再次上涨,之前的工作将前功尽弃。不难看出前线人员脸上的焦虑,却依然那么不停歇地干着,最大的问题是加速填入混凝土的凝固速度。这段河堤有四处大面积垮塌,最首要的保证沿公路的一侧恢复,这是保障矿区通往黄陵方向的主干道。
煤矸石发电公司二期废水车间外,一个简易彩条布搭设的雨棚下,电焊弧光闪闪,几名焊工在地沟中忙碌着,雨水不断地流入地沟,这是一条直径600MM的输水管道,负责给电厂锅炉提供原水,大雨导致管道破裂,已经启用一号球友会(中国)的备用输水管道,检修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恢复,一旦备用管道受损,整个电厂将陷入瘫痪状态,我问焊工吴卫华大概恢复时间,老吴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边焊边对我说今晚零点前必须完工,昨夜已经出现过备用管道泵跳闸现象,必须保证不能再出意外。
电话响起,是鑫桥公司王瑛,电话那边气喘吁吁的她给我说了下他们那边的情况,我便匆忙赶往鑫桥。
一地黄泥,这是门口,大批从车间里抢救出的物资杂乱地堆在门口的空地上,几名女工穿着高雨靴手持工具快步走进满是泥泞的车间,我本要跟进去,发现不可能,厚厚的淤泥无法前行,王瑛带来一双雨靴,我换上跟着她进到车间,整个支护车间浸泡在淤泥之中,铲车不断地将泥水推出去,马上又被泥水填满,锚杆生产线设备失去了本来的模样,足足100多人在车间内将泥水推向门口,大批女职工弯腰清理着,她们是孩子的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此时的她们一身泥水,也没有了往日女性的柔美,是扛起责任的女汉子,在众多女工中我看到了熟人张东霞,她告诉我她们这几天每天在这里清理14小时以上,回到家里,整个腰根本无法直起来,相比起女工,男职工们根本没有回家,连续作战,累了就在休息一会,另外一拨人接着上,因为不能停,只要停下来,不用多久泥水又灌入车间。
天色已晚,抢险人员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抢险车间,留下部分人继续工作,他们替换着有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后勤人员准备了馒头,排骨、水果、火腿、还有一锅麻食,他们席地而坐就这么大口大口地吞咽着,衣角的泥水还滴滴答答滴向地面,我用相机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我以我的方式向他们致敬。
10月9日小雨
瑞能矿那边可以划船了,这是我去之前听说的,当我站在现场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整条沟被水淹没,形成了堰塞湖。精心打造的主题公园完全看不出任何模样。抢险人员给我拉来一艘皮划艇我和瑞能煤业党群部马腾带着相机就这么划了进去,滑到湖中心,我将划桨插下去,1.5米长的划桨几乎完全被淹没,水底是淤泥,划到山谷处,马腾给我指了泥石流的发成地,巨大的洪流痕迹清晰可见,带着大量的树木涌到湖中,远处还有雨水不断从上方流入湖中。
这个堰塞湖瑞能矿动用7台大型抽水泵持续工作抽放,七条大口径消防管不断将水抽出,抢险人员不断将泵周围的树枝,杂物清理出来,以避免堵塞水泵,铲车一车一车将杂物从沟里运出。
下午15时,需要移动抽水泵位置,一个、两个、三个、直到我数到16人,他们紧跟着艰难进入了冰冷的湖水中,走入不到10米远,湖水已齐腰,此时气温已降至0℃,口中的热气在这样的气温下清晰可见。随着他们靠近水泵,水已漫过小腹,波动的水流使他们无法站稳,肩搭肩、手挽手,抢险人员组成一排向抽水泵围近,这是一个震撼的画面,我让马腾帮我找来连体雨衣,换好之后,带着相机像他们走去,我要记录下这些美丽的身影,要让所有人知道他们的艰辛,水真的很冷,不到10分钟,我的膝关节就犹如针刺般疼痛,大家都是血肉之躯,我现在太能理解他们的不易。
呐喊声、号子声、装载机发出的轰鸣声,伴随着他们有力的臂膀,在冰冷的水中将抽水泵一个一个吊起,然后在放下,30分钟,7台水泵重新被放置好,抢险人员陆续走上岸,脸色铁青,不停抽动着身体,我甚至听到他们牙齿碰撞的声音。“兄弟们,跑起来”,不知谁喊了一声,湿漉漉的他们就都动起了,看起来很滑稽,却让我鼻子一酸。
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在休息吃饭的时候,有位师傅说矿上的狗被困在水中的孤岛院子里了,有2天没吃了东西了,老远都能听到狗饿得哀叫,说罢,两位师傅提了两袋食物划着皮划艇向湖中划去,我看到这么一个画面,划船远去的背影后面有一面文化墙,上面的内容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多么应景的一句,他们在工作中坚守,在危难中冲锋,铁打的汉子们还有他们的善良。可爱的黄矿人。
10月10日雨夹雪
终于联系到一号球友会(中国),经过协调今天去发生泥石流的一号球友会(中国)四号抽采瓦斯泵站,这个泵站地处偏远,在富县太平村一带,从店头出发,途径隆坊镇,2小时车程到四号泵站,一路上不断看到滑坡的山体,滚落的巨石以及损坏的公路,一路泥泞到这里,天上居然飘起了雪花。
这个泵站平日正常工作时值守人员不过三人,这次洪灾泥石流导致抽采瓦斯管道严重破裂,抢险人员的加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用值守泵站的人的话说,这地方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损毁的管道下还是有大量的稀泥,数十人分两组正将一根重达1吨的管子固定连接,管子悬空高度3米之高,5人在管子底部,脚下的泥踩下去就是30公分左右,一旦踩下去,想把脚再拔出来就很难了,管道上也有7个人,将大号螺钉插入连接孔,如此之大的管道,没放一颗螺钉都是异常困难的,千斤顶,倒链挖掘机齐上阵,雪花中,我注意到他们的嘴唇上的干裂血痕,连续的工作,他们是甚至没有时间去喝一口水,我又一次被感动到了。
管道更换完毕天已经完全黑下来,连续15小时的奋战就为得是矿井早日复产,那满脸的泥渍藏不住征服自然的喜悦,这一刻,他们才知道了累,靠墙瘫坐在地上,就那么睡着了。我本想做一个采访,问问他的此刻的感受,被班长阻止了,说了一句:“让他们多睡会,兄弟们太累了。”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们,多么可爱的人。
结语:灾难面前,黄陵矿业人挺身而出、日夜奋战、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第一线。用大无畏的精神谱写出一曲曲战天斗地的壮丽篇章。致敬!平凡英雄。(王栋)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