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企业管理

机电公司:一份来自基层单位的“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1-01-22 16:23:40 作者:周涛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生产任务紧、安全压力大、防疫工作紧迫的诸多困难,机电公司机电总厂以 “机修铸精品”为目标,全面布局、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自动化为企业生产助力

“原来的托辊生产线加工一根托辊需要二十多道工序,从下料到成品需要十几个工人配合作业才能完成,生产效率低,职工劳动强度大。”该公司托辊生产线职工郭英会说。

去年4月份,该厂引进了一套全自动智能化托辊生产线,该套生产线,在移栽小车、机械手的配合作业下不到两分钟就可加工一根托辊,整条生产线只需两人做好现场巡视及物料补充工作即可。

“自动化托辊生产线的加工效率明显比之前快了很多,而且职工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不少。”郭英慧说,现在平均日生产托辊量可达到每班近400根,与之前相比翻了一番。

近年来,作为矿井机电设备维修、机加工为主产业的机电总厂,坚持“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目标,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先后投入了机械化链轮轴组检修装置、自动熔覆焊、智能化托辊生产线等多种新设备。极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为矿井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工作室成为人才成长摇篮

随着矿区智能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设备检修人才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机电设备检修效率。

机电公司机电总厂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开展技术讲座、技术交流、微课堂等活动;引进实操模拟教学设备,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实操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建立工作室技术交流群,实现职工和技术大拿的双向互动。同时精选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组成优秀的科技研发和讲师团队,围绕日常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将难题课题化,最终实现成果效益化的目的,有效提高了设备检修效率。

“我们定期组织技术交流,针对培训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就是要让所有培训人员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正真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高技能人才。”李海清说。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开展培训200余次,为机电总厂各个生产岗位培养技术骨干50余人,同时为矿区四队生产矿井累计培养机电人才近500人。

党建与中心工作齐头并进

自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机电公司严格执行上级党委要求,持续强化党支部书记“四好”能力,扎实落实“六有”标准,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使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嵌入管理、发挥作用”。

机电总厂党支部打造了以党员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主体的“双平台技术创新”支部品牌,通过推行“22451”创新创效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创新能力强的机电设备维修团队。

“通过党支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的各项举措,党员的思想意识明显提升了,工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该厂党支部书记王志凯说。

近年来,该支部党员累计完成科技创新项目及“五小”创新成果260余项,实现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党员郗卫平连续在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李海清、盛红杰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荣誉称号。

“党员在日常生产、安全管理、科技创新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影响带动其他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实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目标。”王志凯说(周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