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企业管理

发电公司:单日上煤量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0-04-07 19:26:12 作者:宁亚平 郭旭超

近期,根据陕西电网用电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发电公司三期两台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全天长时间保持满负荷运行,对上煤系统和配煤掺烧提出更高的要求。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单日上煤量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0660吨。

全方位、多层面“深耕”配煤掺烧工作

“在电力生产中,负荷曲线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不同季节、不同负荷、不同煤种工况下的机组运行方式,找准机组经济运行、环保达标、效益提升的契合点,不断改进优化掺烧方案,科学的调整掺烧比例,加大煤泥和劣质煤的掺配比例,提高燃煤存储和取用的准确性,达到精细化掺烧。因此配煤掺烧也是挖掘内部潜力、持续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该公司发电二车间主任胡寻健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的特点,在机组日常运行中,该公司燃料大多采用混煤、矸石、煤泥等劣质煤掺和配制而成。近年来,针对燃料成本居高不下、生产经营日趋严峻的形势,发电公司始终坚持聚焦燃料管理,结合自身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特性,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矸石、煤泥掺烧比例,把配煤掺烧作为公司减亏增益、降本增效的突破口,有效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激活降本增效新引擎。

特别是针对近期双机组长时间高负荷运行,该公司高度重视,一方面成立配煤掺烧领导小组,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展开全面性、多层次的部署安排工作。另一方面加强燃料管理,从源头抓起,严格入厂煤验收工作,严格履行采制化程序,确保入厂煤品质合格;加强煤场管理,做好来煤、耗煤和存煤数据统计,根据不同煤质发热量及负荷情况及时优化、调整配煤掺烧方案,确保入炉煤符合锅炉燃烧要求和环保排放要求。

同时该公司积极协调燃料调运工作,根据来煤数量、时间,安排专人指挥车辆入厂,统筹协调人员做好入厂煤接卸工作,做到安全、有序、快速反应,确保机组“口粮”供应。

细化运行调整 夯实安全基础

“燃料中掺入较多的劣质煤和煤泥,很容易造成锅炉燃烧滞后,影响锅炉热效率,我们要加强事故预想和人员的操作水平,把影响机组安全因素降到最小。”胡寻健介绍说。

加大燃料掺烧虽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如果没有在合理的范围内掺配,会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因上煤量大,煤质发热量低,导致燃料进入炉膛反应速率降慢,造成锅炉燃烧滞后;煤质中含灰分较大,容易造成尾部烟道积灰严重,再热器温度过低;床压上升较快,冷渣机负荷增大,增加除渣系统事故率,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为切实解决影响机组安全的不利因素,该公司多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研讨,进一步完善运行调整优化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人员事故预想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的预见性,杜绝人员监盘过程中的等、靠思想,及时人为干预会机组;结合机组运行实际,通过各部室各专业组配合,进一步修订与完善DCS逻辑,增强系统安全可靠性;增加锅炉定期吹灰频次,提高锅炉热效率;设备部监督指导责任部门加强设备、系统的维护消缺,及时消除相关设备缺陷隐患,保证掺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坚固设备治理 严守安全底线

“现在每天上煤量剧增,对燃煤运输设备、系统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要打起12分的精神,防止设备发生故障,避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该公司发电二车间辅网副主任许高峰说到。

今年来,该公司大力开展运输专项整治活动,从文件制度修订、运行规程修改、辅网人员培训、设备缺陷等多方面入手,要求各部室、车间每月至少不定期开展四次自查自纠,对所查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将落实情况上报公司;加强对配煤掺烧的动态管理,将每班用煤量、配煤量及时在配工作群里发布;每月对不同的掺烧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积极与其他电力生产企业学习交流入炉煤掺配经验,不断提高经济煤种的掺烧水平;进一步加快NOSA推进工作,落实各级责任,加强闭环整改,消除现场各类隐患和漏洞,提升现场风险防控水平。同时,该公司加大运行人员巡点检频次和检修人员消缺频次,在上煤高峰期,安排专人对输煤系统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隐患排查,利用上煤间歇时间对设备隐患及时消缺,确保输煤系统设备安全可靠。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围绕配煤掺烧作为降本增效主线,加快辅助煤泥系统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大矸石、煤泥等劣质煤掺烧,激活降本增效新引擎,助力公司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宁亚平 郭旭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