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支参赛队伍、272名参赛队员、为期三天的角逐。
10月中旬,在河南能源永煤公司召开的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来自二号球友会(中国)机电队的副队长佛小林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殊荣。
日常生活里马马虎虎,安全生产中骂骂咧咧,传道授业上啰啰嗦嗦,材料配件上斤斤计较……
这是佛小林的日常真实写照。
“一定要当一个响当当的技术大拿”
“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毕业后为了能够早点赚钱养家,我报考了一所中专学校。那时候中专毕业都是包分配工作的。”佛小林回忆道。
1998年,21岁的佛小林从铜川煤技校刚刚毕业,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被分配到了陕煤建司苍村矿掘进队,从事井下防爆开关、井下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维护等工作。
提及第一次下井检修,佛小林记忆犹新。刚刚毕业意气风发的他信心满满。他说,当时自认为个人能力没问题。
然而,第一次跟着师傅下井维修就给他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佛小林说,站在维修的设备面前,脑袋发懵,无从下手。当时,师傅随口说了一句,“还学校出来的,连个机电故障都处理不了。”
这句话成为佛小林努力学习的动力。从那时起,他给自己立下目标,学好技术、练就立身的本领。此后,他下井总随身携带一个巴掌大小的笔记本,不懂的就记录,解决的好办法也写上去。
佛小林甚至还把机电工具和设备模型搬回家,在家训练,妻子觉得丈夫很辛苦。“平时井下工作就够累了,每天早出晚归不说,晚上我和孩子都睡了,他还趴在厨房里捣鼓他的工具。”
多年的学习摸索和经验积累,他已经成为一名技术“大拿”。2008年,作为矿井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及矿井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考评员的他,被矿业公司授予首届”首席员工”称号。
“只要有‘佛’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有问题就找‘佛’,只要有他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二号球友会(中国)机电队,这句话成为了工友的口头禅。
2017年4月20日,4点班23点左右,二号球友会(中国)414综采工作面煤机移变故障送不上电,当班电工用尽了各种办法找不出故障,前来支援的掘进队电工检查完也是束手无策,跟班队长电话请求机电队帮忙处理。
正在回家路上的佛小林被一个电话召了回来,二话没说的他换完衣服背着工具包就下了井。来到现场,采煤机已经停转了很长时间,严重影响了生产计划,现场焦急等待的维修人员看到佛小林的到来,都松了一口气。
看图纸、找原因、排故障,一个器件一个器件排查、一条线路一条线路梳理,微弱的灯光照在佛小林的脸上,汗水一滴滴的掉落下来,最终经过排查发现是一个电子元件松动,经过复位之后故障成功排除,当他再次升井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五点多。
“每次下井,师傅的工具包都是最重、最鼓的,除了电工必备的工具外,还装有一个文件夹,里面塞满了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图,不论是低压设备还是高压设备的,应有尽有。”跟了佛小林多年的徒弟陈亮说。
“佛队就是我们的‘百度百科’,没有他不知道的问题,也没有他解决不了的故障,有他在,我们干活都特别有底。”机电队检修工付海鹏说。
“希望他们比我做的更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佛小林经常说,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也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也是有限的。2012年担任副队长职务以来,他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年轻员工,从设备管理到工艺革新全程指导、跟踪指导。
在他的带动下,“机电维修攻关小组”、“科技创新团队”相继成立。通过每月组织理论培训、现场技能培训、创新工作讨论等活动,先后发明了可拆卸式联轴器护罩、风井主扇房报警装置等小发明、小创新10余项。同时,他把自己20多年的学习经验、检修笔记、电路图表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每次矿井出现设备维修问题,他都要把徒弟带在身边,让徒弟在排查隐患中熟悉设备原理,在拆卸安装中了解设备构造,在解决问题中总结提升。
正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机电队的年轻员工得以快速成长,截止目前,已有13人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职称,有27人获得中级维修电工职称,其中2人成为了班长,还有部分人得到了公司重用,走上了管理岗位。一批批“机电大拿”相继涌现。
“平时工作能够看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危急之际能够豁出来”,这是对佛小林最好的评价。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在球友会(中国)机电设备维修的岗位上,从高级技师、首席员工到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42岁的佛小林再一次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冯号号)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