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后勤服务

机电公司:坚守岗位,只为矿区供水安全

发布时间:2019-10-22 18:00:21 作者:李超 权鑫

坚守岗位,奔波在桥山深处的沟沟壑壑,守护着矿区供水生命线;检修各类阀门管件上千件,在平凡中书写着机电供水人的最美赞歌。

彭雪礼,机电公司水厂一名普通的职工,数年如一日,坚守在供水一线,保障着矿区供水生命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快把管钳递下来,阀门有点锈死,得用管钳拧。”初次采访彭雪礼,恰好他在双龙减压站对阀门进行维护保养。狭小的阀门井对身材微胖的他来说显得很是拥挤,只见他正拿着一把大管钳猫着腰对阀门进行启停操作。

笔者朝着阀门井口凑去,一米多深的井坑里,一名40多岁的职工正在拿着管钳转动着阀门。红色的安全帽上满是磕碰过的痕迹,宽大的工作服沾满了泥污,狭小的空间丝毫不影响麻利的保养流程。

“老彭,上来歇歇,咱党群部的人来采访你了。”“还剩一点活,先把它干完再说。”老彭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只见他拿起管钳调好钳口夹住手轮,先是轻轻的逆时针转动一点,然后再顺时针转动,如此反复数次后,接着憋了一口气,使劲的吹了吹阀门上掉下来的铁锈,带起了一片灰尘,整个阀门井瞬间被灰尘淹没。他咳嗽两声,用手扇了扇飞扬的灰尘,揭开阀门盖板,拿起油板对机构内油污进行清理,然后用棉纱仔细擦拭,等到彻底清理干净,慢慢注入食用油,轻轻转动手轮,让油脂能够充分浸润机构,然后上盖板、拧螺丝,一切都是那么的娴熟。

“来,拉一下,让我上来,窝的时间长了,腰有点疼。”周围的同事使劲把他拉上来,笔者见到了他的真容。黑黑的脸庞上满是灰尘,安全帽帽带在脸庞两边勒出了两道深深的印迹。看到笔者拿着相机,他显得有些拘束,捏起工服的一角,抹了把挂在脸上的汗珠,脸上留下了一道黑印。

“咱一个普通工人,有啥好采访的。”彭雪礼笑着说。

“就给咱讲讲你是怎么从一个钳工变成管道工的事情。”在同事们的怂恿下,彭雪礼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3年前,彭雪礼从机电总厂调至水厂,那时的他刚来水厂,对于一切都还显得很陌生,为了更快的融入这个集体,他可没少下功夫。“老张,这条管道是往哪去的?”“小权,你手里拿的那探测仪怎么用啊?”......类似这样的场面还有很多,不懂就问是大家对彭雪礼的第一印象。问着问着,这管道走向也知道了,阀门选用也清楚了,水泵大修也会干了,故障处理也渐渐熟络了起来。

经过最初的适应阶段,彭雪礼的作用便慢慢显现出来。结合自己在机电总厂的工作经验,不管是钳工、焊工还是管道工,什么工作都能胜任。“不会当钳工的电焊工不是一名好的管道工。”同事们经常这样调侃他。

2017年11月,南峪口主供水管道断裂,时值深秋,山里的夜晚更是冻得人瑟瑟发抖。当接到抢修指令时,他更是二话不说,直接赶赴现场。通过现场判断,决定通过打铅口进行故障维修。“小张,给我换个扁铲,这个头有点厚。”“小权,打麻的时候一定要打紧,表面不能有毛刺。”坑底作业的他一边忙着手里的工作,还不忘一边教导新人,俨然一副老师傅的样子。自加入水厂这个大家庭以来,管线上所有危急险重的活,他都冲在前面。平时更是常常拉着厂里的年轻人,实地里为他们讲解各种故障处理方法,为管线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抢修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干啥都是一把好手。”这是同事对彭雪礼最真实的评价。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彭雪礼先后主导参与各项改革创新和修旧利废项目十余起,这些项目在实际作业中都被同事们广泛应运。

桥山一片翠绿,一根根管线将大山深处的清泉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矿区千家万户。致敬,大山深处坚守的供水人!(李超 权鑫)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