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流之远,必先浚其源;欲树之高,必先固其根。对于球友会(中国)来说,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技能素质是“流之源”“木之根”。进入三季度以来,一号球友会(中国)以打好“四治理一优化”安全管理组合拳为着力点,抓教育、惜亲情、学业务,强技能,用“心”护航安全方舟,牢固筑起安全防线。
抓教育、惜亲情,让人人提境界。“家和万事兴,家和保平安!亲情的感召比理论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让矿工家属深入矿井接亲人下班,能加深丈夫和妻子之间的感情,让妻子理解丈夫的辛苦,妻子更好地支持丈夫安心工作,同时也让丈夫牢记家庭的责任,企家携手共同护佑安全,构筑起安全生产的坚固堤坝,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在“公众开放日”上,一号球友会(中国)党委书记卢海峰说道。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幸福的源泉和动力。进入三季度以来,一号球友会(中国)以亲情文化底蕴为基础,在“情”字上做文章,突出亲情协管特色,积极开展职工家属走进矿井接亲人下班,通过视频了解职工施工环境,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积极将职工的全家福相片、亲人的寄语和员工对亲人的承诺制作成安全亲情卡片、桌面卡、班组亲情台等样式,让职工随时重温亲人的叮咛和期盼;积极开展安全亲情演讲比赛、安全亲情征文活动、安全书画展、安全漫画展、安全猜谜语、安全家访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将父母爱、夫妻情、儿女心融入到安全教育的全过程,把安全教育向区队、班组、家庭延伸,为职工熬制“亲情煲汤”,积极营造“大安全”、“大宣教”格局。
揭伤疤、讲“囧事”,打好安全“预防针”。为了促使全矿职工从思想认识和灵魂深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该矿开展“三违”职工面对面的“现身说法”活动,以“邀请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说说心里话、讲讲安全事”为切入点,围绕亲身经历过的“危险镜头”或亲身经历的违章,讲述违章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以及其所受到的经济处罚,给区队、班组、家庭带来的损失,揭伤疤、讲“囧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种“现身说法”,为习惯性违章的职工再打一次“预防针”。
“为了彻底斩断‘三违’的链条,加强‘三违’人员的帮教力度,对‘三违’人员实行‘过七关’(原因分析关、处罚关、曝光关、自我剖析检查保证关、学习关、帮教关、考试关),对流程进行了全程严格把控,在‘自我剖析检查关’进行了全程视频录像,并将视频在厂区及信息站电子大屏滚动播放,使全体职工引以为戒,对‘学习关’提高了帮教人员级别,由业务对口的科部长亲自对违章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了‘三违’管理成效。”安监部部长王钢说道。
为了让安全警示走到职工灵魂深处,该矿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包保区队,参加区队班前会,检查班前事故案例学习开展情况,引导职工将自己置身于典型事故案例之中,换位思考“假如我在现场,将如何处理现场问题”、“假如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己是否会犯同样的错误”等,深入讨论在防范事故发生的同时如何有效防止零敲碎打事故,积极谈想法、列举措,形成与职工拉家常、谈感想、听建议、解疑释惑,使班前会成为安全生产的动员会、安全教育的大讲堂、安全生产的警钟台,使安全教育的效果落实到实处。
学业务、强技能,促素质再提升。8月21日,50名“四员两长”走进了一号球友会(中国)安全培训中心考场,进行全封闭理论考试。“四员两长”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精细化管理的落实者、践行者、考核者,是安全管理的最前沿。今年来,一号球友会(中国)以加强现场过程安全控制为重点,以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职工整体队伍素质为核心,不断加强“四员两长”管理,强化学习和服务意识,全力打造队伍过硬、能力过硬的“铁军”团队,守住安全现场管理“前沿阵地”筑牢安全根基。
精准培训是提高“四员两长”安全素养的有效途径。该矿立足全员素质提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突出抓好培训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式方法创新,切实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该矿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管什么、懂什么”的要求,按照“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原则,分层次,分专业、分岗位制定完善培训教材,逐步形成分类合理、工种齐全、内容专业、务实管用的安全培训教材体系。同时选优配强专职、兼职师资队伍,选聘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课堂、上讲台、讲好安全案例。此外该矿改进传统讲授式教学,用好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井下实训基地、工作现场等场所,通过“讲经说法、“微课堂”、“传经送宝”实现培训与实际工作“无缝对接”,促使职工的业务知识、技艺、技能快速提升。(倪小红)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