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样安排,进尺是上去了,但有没有把巷道后期维护成本考虑进去?”
“这样安排支护间距,虽然有各种地测数据做支撑。一旦出现地质构造,防范措施是否提前到位?”
“轨道敷设、材料运输,一旦开工,需要多少人,人员充不充足?”......
8月19日上午,生产服务分公司综掘一队支委会刚刚结束,队干围绕211辅运巷回撤开激烈讨论。
为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解决施工过程中在措施、安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季度起,该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了“重点工程管理‘六到位’制度”,通过环节监督消除管理漏洞、重点工程总结评估,查找措施和管理漏洞,有效杜绝了安全漏洞、技术缺陷和管理盲区,为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工程讨论到位
“这个方案我不赞成!工程不分大小缓急,每个方案都必须遵循最安全、最经济和最省力的原则。”讨论中,技术员张宏升针对本次项目给出了切实可行地的整改建议。类似这种“持反对票”的场景目前已经很普遍了。
据了解,如今在分公司,每个工程确定后,由安全生产部下发工程施工单,施工区队接到工程施工单3日内,组织本队相关人员就工程的施工方法、安全重点进行讨论,然后写出书面申请,施工区队按照讨论会要求编制施工《作业规程》,并经相关单位审批签字,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到位后,才能向安全生产部申请开工前的现场验收。
开工验收到位
“准备不到位,照样拉下来!”提起开工前措施验收这件事,不少区队这样形容。此次在支架回撤前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延期回撤时间,重新修订措施。
“要不这样做,我们肯定吃大亏。”队长鲍银辉介绍,他们在原先的方案中未考虑到支架装车捆绑措施,给后面回撤埋下了隐患。“虽然多了一个程序,但作用大,效果也很明显。” 无论哪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审批完,必须由区队书面申请安全生产部,由他们牵头组织施工区队、调度、机电、安瓦检等相关专业部室对井下现场按照《措施》要求进行开工前的验收,并填写开工验收单。对区队提交申请安监部未组织验收,对主要负责人处罚200元;验收未通过对施工区队处罚1000元。
安全会诊到位
施工区队施工三个班后,对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的要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这就是该公司连日来在现场管理中所推行的“安全会制”。动态化管理发现安全要求达不到时,随即直接下达整改处罚单。在这样的环境下,综掘一队为了解决锚索外露过长问题,采取了不少措施,其中小发明“锚杆外露限位器”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非优良品禁止办理结算。”如今,这成了该公司工程规范管理的一项新“铁律”,有效从源头上保障了工程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用现场职工们的话说,“多过一关,总比干重复活划算得来。”
总结评估到位
竣工验收结束10日内由施工单位和分管业务部室分别对本项工程进行总结评估。
“这一关,不仅是一个总结环节,而且是一个为今后工作总结经验的分析环节。”生产部副部长蒋延峰说,“施工单位的总结评估侧重于工程施工过程中《规程》、《措施》执行情况和岗位操作规范化,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改进和完善安全技术措施。”
通过总结评估侧重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和质量管理,分析评估存在的安全漏洞、技术缺陷和管理盲区,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刘丹 鲍银辉)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