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色的政党、一方金色的圣土,一段传奇的历史,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世界聚焦中国、中国聚焦延安的黄金时代……”7月11日,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随着工作人员的深情讲解,一段峥嵘岁月,透过时空瞭望,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历程,深深地烙印在黄陵矿业瑞能煤业公司50名党员的心田。
纪念碑前的庄严承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上午10时,在镌刻“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九个大字的汉白玉纪念碑前,瑞能煤业50名党员代表集体向“四八”烈士敬献了花篮,深深地三鞠躬向烈士们表达了沉痛悼念和无限哀思。张保荣、高燕等即将转正的四名预备党员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读了入党转正申请书。
“和叶挺一起牺牲的,还有他的爱妻,11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他们还没有看懂这个世界……”走进烈士墓区,在叶挺将军墓前,看着叶挺将军的遗照,听着讲解员的轻轻解说,许多党员眼里噙着泪花。
沿着英烈墓碑缓步前行,党员代表逐一瞻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者、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战士——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于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13位烈士墓碑。
“深切缅怀,是为了更好地继承,更是为了勇担使命,瑞能煤业公司在延安‘四八’烈士陵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也是一次很好的精神洗礼,坚定了我们建设和谐美丽新瑞能的信心和决心。”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战军说。
党员干部也纷纷表示,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传承革命精神,激励使命斗志,勇于担当、忠诚履职。
革命旧址感悟峥嵘岁月
随后,50名党员代表来到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延安时期5位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铜像在盛夏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当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住过的窑洞里,他们全部的生活家当便是一张木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黑色的手摇电话、一个小书架,唯独不同的是,在毛泽东的房间里,木椅子换成了一个十分破旧的竹藤椅,还坏了一条腿,周恩来的房间里多了一辆当年纺线用过的纺车,党员们默默地看着简陋的窑洞和简朴的生活设施,思绪回到艰苦的战争年代……
“我是带着朝圣的心情走进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的。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记住了历史,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运输队预备党员朱艳东在参观完枣园毛泽东旧居后说。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批爱国青年以救亡团体的名义,历时13个月,从上海徒步不远万里到达延安。这时,他们已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仍然斗志昂扬地高唱着自编的歌曲:‘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可以说,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就是一条追求者们用鲜血铺成的信仰之路、理想之路……”参观完枣园革命旧址, 讲解员成女士动情地用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讲述了大批有志青年曾经在“东方的耶路撒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革命圣地,我们一起回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的革命故事,一起重温了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峥嵘岁月。回去后,我一定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于支部建设中,切实把延安精神化作工作激情和对事业的追求,在解放思想上‘热’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动’起来。”运输队党支部书记刘勇勇现场说起了他的学习感受。
纪念馆里重温光辉历史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办公桌上,都有一盏这样的小油灯。延安窑洞的油灯虽小,可它在沉沉夜空中却像一颗明亮的北斗星,给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迈进气势恢宏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耳麦里传来了讲解员精彩细致的讲述,瑞能煤业的党员们静静地听着、看着,仿佛要把过往的岁月都深深刻在心底。
在革命文物陈列区,步枪、大刀、手榴弹、挎包、绑带,缴获的武器……一件件文物将大家的思绪拉入那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大刀把上的红绸暗红浓郁,陈旧步枪上的痕迹斑斑,军帽袖章整齐排列,将领们在前线阵地沉稳指挥、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历历在目。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东方红》曲谱展示前,党员们声音洪亮、感情真挚,与讲解员互动,用发自肺腑的真情高唱了这首陕北的信天游。
从纪念馆的一楼到三楼,50位党员紧紧跟着讲解员,一步步走进革命历史的画卷,详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岁月。
“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奋进铸辉煌,馆内的一幅幅图片,都展示着革命年代独有的坚韧,一个个雕塑,都还原着延安绚丽的色彩,一笔笔文字,都描写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苦卓绝的道路!我心中想成为一名优秀党员的愿望愈来愈强!”张保荣这样形容他的心情。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
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
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
不能到前方抗战,
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
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下午17时,临别延安,这首《延安与中国青年》的诗歌还在瑞能煤业党员的心中激荡。(邵庆芳)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