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安全供电量4386.98万度,供水量156.05万立方米,完成一号球友会(中国)808工作面160台液压支架大修任务,信息虚拟化平台正式投运,十项可控费用逐步降低,利润稳步增长。”今年以来,机电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打造“可靠机电、精品机电、智能机电”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季度经营指标全线“飘红”。
“作为矿区生产服务保障单位,我们紧扣‘精优服务’这一战略定位,扎实推进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持续加强安全管控;建立和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强化经营管理;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对于机电公司一季度的成绩和亮点,该公司经理徐建军说:“2019年开局要把好头、鼓好劲、吹号哨,为全年工作打好基础。”
近日,笔者走进机电公司,探究该公司一季度“账单”背后的缘由。
“做实安全保障是前提”
“安全环保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就安全和发展的关系,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给出了坚实的答案。
据了解,今年是机电公司做精做优生产服务,打造“可靠机电、精品机电、智能机电”的关键之年,而供电、供水、信息、机修四大板块点多、线长、面广的运行实际,环境的不可控因素杂,设备的不稳定成分多,人的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如何克服这些安全难题?
“我们不断提升全员安全素养,坚持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动态化开展‘四治理一优化’工作。”该公司安全副经理李宏刚如是说。
“环境预检,人员互检,重点叮嘱。”4月10日,在该公司110西峪千伏变电站,35千伏室高压配电柜即将进行春季预防性试验,班长杨小武认真地排查了作业现场环境安全,叮嘱了试验前、中、后的安全注意事项,作业人员相互检查了安全状态和防护情况。
安全管理不仅要落实于日常,更要体现在经常。在该公司机电总厂支架大修现场,安全员迂涛涛和同事执行着作业前的9项安全确认。“大修现场环境繁杂,不确定因素太多,我们严格执行‘999’安全确认法,每次作业前对照检查内容逐项排查人员、环境、设备、工器具等安全隐患。” 迂涛涛说,作业前进行确认,作业中进行确认,作业后确认,“三道‘防火墙’能及时消灭作业全程的各类隐患。”
安全管理实现了自发管控,该公司还不断加大各种拉网式检查力度,实现了内外互动、双管齐下。
据悉,该公司各单位坚持每周组织一次“安全负责人、班长、安全员”三级联动的安全自检,职能部室牵头每月组织一次大检查,每季度开展安全联合拉网式大排查行动,实现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抓好成本管控是关键”
“经营的关键是成本,成本的关键是节俭。”机电公司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强化全员成本意识,不断向成本要效益。
该公司下发了《2019年成本管理考核办法》《成本分析例会管理制度》,落实落细成本责任,加强过程管控,强化检查考核,使“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成为常态。
“本月班组成本较预算费用降低了6.8%,当月效益工资每人奖励200元。”机电总厂负责矿区综采设备大修工作,是该公司材料使用大户,在成本管控方面,指标分解到班组、材料员、职工。
支架车间班长李强介绍:“公司每月给机电总厂下达成本指标,总厂分解成本指标到班组,班组分解至个人,职工在材料领用方面坚持‘能用不领新、能修绝不扔’的原则,精打细算。”
“每个人都是一个经营主体。” 机电公司按照内部市场交易原则,给每个职工设定“成本天花板”,让职工够得着、看得见。李强说:“每天工作结束后,职工对照当班公司的材料领用记录和个人成本指标,是挣是赔一目了然。”
据了解,该公司各单位每月召开生产例会,通报成本完成情况,对成本指标有明显降低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从而激发全员成本意识。
细化分解成本指标的同时,该公司不断加大修旧利废力度,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制定节能目标和修旧利废指标,对每个修旧利废项目建档立案,全程跟踪,专项验收,确保了修旧利废的质量。
据统计,该公司今年一季度完成修旧利废项目16项,其中万元以上产值为2项,产值19.18万元,完成计划指标的137%。
“坚持科技创新是重点”
机电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这张靓丽名片,搭建创新平台、建全创新机制、提升创新技能,实现成果转化应用,降低成本的目的。
“供电、供水、信息化、机修机加工四项业务技术密集度高,工艺要求高,既要保障安全和质量又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就要在科技创新和工艺流程优化上下功夫。”该公司经理徐建军表示。
2019年,该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相继健全了《全员标杆创新激励制度》《科技创新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重点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奖励标准,为全员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按照目前的托辊加工工艺,每天240根的产量在需求量大的时候,难以保障生产接续。”该公司综合车间托辊生产线负责人任爱军说:“为提高托辊产量,厂里组织党员创新工作室成员召开技术分析会,优化了托辊加工工艺,改两刀车削为四刀作用,加工能力由原来的每天240根提高至每天300根。”
针对链轮轴组维修人工拆卸费时费力、人工组装浮动油封安装难的问题,该公司党员创新工作室设计制作了链轮轴组维修成套工装,实现链轮轴组维修机械化,优化了浮动油封安装工艺,提高了维修质量及浮动油封安装工效。
有着25年工龄的李海清是该公司一名综采维修钳工,针对人工修复滚筒费时费力的问题,他反复研究滚筒的运动轨迹,设计制作了滚筒维修剥磨一体机,使4人作业减少为2人操作,功效是人工的5倍。
2019年在党员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机电公司将打造李海清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科技创新‘双平台’引领效应。
在徐建军的眼中没有高级技师、高级工,他认为:“只要勤于创新,善于优化,每个人都会成为‘创新舞台’上的‘角儿’。”(曹川)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