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文学天地

一号球友会(中国)谢钰涵散文———熨帖生命的慢步调

发布时间:2018-11-26 09:53:08 作者:谢钰涵

姗姗是你前来的足迹,缓缓是你归去的步履,本就撩人心弦的等待因这慢中滋味更显绵长。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花却渴望重回土地,本是最先冲破枷锁获得自由的人,却渴望在慢节奏世界里停留。

绵绵若存,用体不勤,本就普履众生的自然世界,却仍持中守己,不急不躁,在慢中找寻着维系宇宙永恒运行的规律。

所以别着急,让布拉格桥下的海水慢慢流淌,以免冲走塞纳河温暖的左岸;所以别着急,让轮船的桨儿缓缓转动,足以细细品味每一个与浪花嬉笑怒骂的时刻;所以别着急,让矫健的身姿放慢步调,只为与破茧成蝶的灵魂共生……

“着急”,这本就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求胜心理。适度的紧张,有着激励、鞭策的作用,但生活中、工作上并不是处处需要“着急”这个独行侠。其一,有言曰:“无望其速成,无诱其势利。”可见速度并非判断成功的唯一标准。又有言曰:“欲速则不达。”这又从另一方面说明速度与成功有时并不是共生关系。求速求质的目标有时是难以统筹的,而一旦失衡,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真正重要的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实力的积累。因为我们知道,时间日渐流逝的,实力却非与日俱增。其二,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经历的风景同样迷人。我们总苦于找寻成功的存在,以填补内心的空虚,孰不知可贵的不只是事物本身,更是我们的眼光。在行过万水千山之后,成功便会不期而遇。其三,有的事件其本身的不可完成性,而与求速两相抵触。如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他被罚每日将一个总会回到山脚的大石推向山顶。如若他只求速度、只求成功,在石头回到原点后,定会忧心忡忡、无疾而终。可他明白速度无法证明自己,而坚持却可以。每日清晨,他都会是一个比昨天更加强大的自己——正如每日重复枯燥工作的歌德,仍坚信他会创造出与灵魂高度一致的著作《浮士德》。

由此可见,“着急”并不是成功的至上法门。因为只有你的速度与成功的速度契合,才会达到至圣的境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世间真正温煦的美景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而高处只是一块狭地,上已不行,下却更难。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想,与生命节奏契合就该叫做熨帖生命的步调吧。

我们都在为了各自的生活拼搏着,奋斗的人整日奋斗、奔波的人整日奔波,想加速达成目标。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匆忙的、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却已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剔除的一部分了。我时常思索老人们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忙时照顾儿孙,闲来听戏跳舞。尽管他们的未来较之我们少了些许可能性,但既得的生活却让人如此羡慕。以慢为乐、慢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让他们的时光惬意流淌。

木心先生的年代,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可就是在这种或许会令现代人焦灼的慢步调中,老一代人却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多想像他们一样,不仅是用身体,更是用心灵,去感受生命的律动,去慢下来真正体悟生活的艺术:多一次远眺的目光,去铭记这新时刻的朝气;多一次深情的对视,去唤醒你我之间浓厚的情谊;多一次午后的小憩时光,用半日之闲换取十年尘梦……慢下来,多一些诗意的节奏,去熨帖生命的步调。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是慢的艺术;“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是慢的希望;熨帖生命的步调,这是慢给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生。(作者单位:一号球友会(中国))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