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宣传思想

煤电实业公司:让“北移精神”渗透每一个角落

发布时间:2018-11-20 08:56:55 作者:杨博 王鹏辉

煤电实业公司生产服务中心一号井四号风井锅炉房地处富县偏远山沟,离黄陵矿区一百多公里,这里四面环山,常年久居着一帮男同志,平均年龄在43岁,他们背井离乡,隔离了热闹的人群,来到大山深处,凭着一股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克服了山沟里吃、住、行等困难,拓宽思路、创新工作,干出了一番让公司满意的工作,可谓山沟里了不起的“男人帮”。

从矿区带回来的“北移精神”

“北移精神集中体现了陕煤人放眼全局、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创业精神,体现了陕煤人迎难而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体现了陕煤人敢为人先、创新发展、励精图治的创新精神。”

刚刚在矿区开完工作例会的四号风井锅炉房班长王鹏辉没有停歇,搭着前往沟里锅炉房运送货物的工具车,翻山越岭的走了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最终到达四号风井锅炉房,立即组织锅炉房所有人员对例会中的“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

“北移精神”在这山沟里渗透,更是对于这帮男人们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鼓励与启发,更大程度的促使在职的每一位员工发扬“北移”精神的同时,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职工黄立新说,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北移”、熟知“北移精神”是什么,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有意义,接下来,我们一定会牢记使命,不负众望,发扬北移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

面对生活困难,他们迎刃而上

由于身处偏远山沟,离街区较远,该如何解决吃的问题就是一件大事情。这里的男同志到这里来首先要学会一门手艺,那就是厨艺。

职工吴栓红讲述,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情除了认真工作之外,就是学着做饭,做饭是这里必过的一关。工作忙时,咸菜馒头将就着随便吃点,有空闲下来就通过手机学习简单烹饪技巧。第一次做出来的饭菜就连自己都吃不下去,经过不断摸索学习,现在的厨艺还算可以,休假回家还会给家里人露一手,老婆孩子都夸我又学了一门新手艺。

一号井四号风井锅炉房地处偏远山沟,这里没有专门的厨师、餐厅,有的只是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厨房,简单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和一些耐储存的食材食料,做饭就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条件的艰难势必会造就了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他们用坚韧不拔、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生活中与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保障一号井四号风井锅炉的井下暖风、地面厂房采暖、脱硫等一系列工作稳步向好,实现四号风井锅炉房安全运行1442天。

科技创新,他们从未止步

创新引领发展,发展就要创新。创新是这个班组积极工作的不竭动力。班里人员文化程度虽不高,但对于工作的热爱造就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个个都是创新能手,四号风井锅炉房也因此被同事们称为最出“创客”的班组。

班长王鹏辉介绍,班里的同事们在工作时候都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下班业余之时,大家都会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实际,相互讨论,摸索一些既省时又省力更省钱的创新技术与方法,千方百计、绞尽脑汁的想一些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

据悉,2017年至今,生产服务中心共产出30多项技术创新及工具创新,7项技术优化。其中4项技术创新,即一种新型移动检修平台、一种新型小粒径滤料输送装置、一种新型斗提机、一种虹吸法实现小粒径滤料输送装置都编撰文字形成实用型专利,经审核已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其中,一号井四号风井锅炉房创新成果就有10多项,成为该公司创新最突出的班组之一。这其中的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是锅炉房每一位员工智慧结晶的体现,更是不忘初心、勇于革新、开拓创新精神的实质性展现。

该班班长王鹏辉在班组例会上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一如既往的立足本职,干好工作,遇到问题和困难,要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魄力去解决,更要用“北移” 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的奋斗,更大程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杨博 王鹏辉)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