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宣传思想

机电公司:以“北移精神”为引领,让高技能人才扎根开花

发布时间:2018-11-16 16:18:03 作者:曹川

11月9日,在机电公司机电总厂电修车间,练习行车起吊“穿针引线”绝活的职工张秀荣在季国凯的指挥下,吊钩上直径为6毫米的钢针轻松地吊起啤酒瓶和螺母,只见行车缓缓的前行,啤酒瓶和螺母稳稳地落在指定位置。

这是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的一个缩影,像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工作干到极致的在机电公司不胜枚举。

该公司经理徐建军介绍,作为生产服务保障单位,机电公司弘扬“北移精神”重点在人,抓住人这个关键,做精基础保障,要创新技能人才激励导向机制,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人才,让扎根下来的人有希望、有盼头。

是去还是留?

“点击断路器图标,进入操作界面,输入登录密码,点击遥合按钮进行遥控预置,确认返校正确,点击执行。”这该公司供电所副所长齐延辉在供电所后台操作的一个镜头。

刚刚从一般管理人员晋升为副科级管理干部的齐延辉,刚刚参加工作那会还是两眼一摸黑的“新兵蛋”,10年磨剑,华丽转变,成为该公司供电专业的佼佼者。

“09年从学校‘北移’到黄陵矿业,干过运行、检修和外线,最初萌生过离开的念头,觉得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回忆起刚参加工作的情景,齐延辉说,“还好每个岗位都干过,为以后的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

其实,在机电公司,像齐辉这样在基层历练成长的年轻职工还有很多,经历过一线的锻造,逐渐成长,实现自身的“蜕变”。

今年31岁的严池是西安周至人,从学校毕业后来到陕北延安,成了机电公司一名检修电工,现在的他不仅是该公司电修车间副班长,而且是综采电气设备检修带头人,个人独立完成的科技创新多达10余项,累计创效近百万元。

作为设备检修的前沿,电修车间负责矿区综采电气设备大修,技术含量高,工作严谨性强,不容一丝马虎。而严池是从高技能人才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副班长与该公司的培养密不可分。

“当时想着离家远,不如辞了去西安找个工作,离家近,和家人商量后,父母觉得黄陵矿业各方面都不错,干的又是专业技术。”严池说,留下来是最正确的选择。

近几年,机电公司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内容,尽一切可能为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让人才脱颖而出。

“高质量培训”

“11月12日开始,机电公司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将拉开帷幕,届时,公司各个岗位的技术能手都会拿出绝技绝活,冲击名次。”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作为检验职工技能水平的最大平台,技能大赛一年一届,已形成长效化。”

“就是要大张旗鼓的奖励和表彰高技能人才,集中选树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的人才队伍,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徐建军表示,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给他们成长的平台,给他们出彩的“舞台”,让他们看到“希望”,摸到“红利”。

“成长了就有红利”。该公司每年拿出一大笔资金用于技能大赛奖励,不光技能大赛如此,日常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该公司也会给予获名次的职工300至500元奖励。

作为“两化融合”试点企业,黄陵矿业大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陆续投运,高精尖设备对工人素养的要求随之“水涨船高”。

面对着智能化的普及,作为矿区机电维修中心,机电公司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可行性强、效果凸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中心为导向,做实‘五个基础’,努力实现高技能人才扎根开花。”

该公司人力资源的资料上显示,技能大赛、岗位练兵、“三小一练”、师带徒、外送培训这些模式已充分融入职工职工素质提升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如此,该公司创新模式,每季度举办机电大讲堂,邀请高级技师授课交流;利用微信和QQ建立技术交流群,实现职工同技术大拿的双向互动。

近几年来,该公司开设机电维修培训班,培养机电人才3000人次,成为矿区机电专业人才的“孵化基地”。

“要干就干到极致”

对于严池和很多像他一样的职工来说,怀揣的梦想都一样:“在工作岗位上,把工作干精,干到极致。”

干净的厂区,完善的配套设施,“丰满”的人才培养机制,让严池这些“北移”的职工很踏实,这里还有他们的偶像,球友会网页版劳模、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李海清,行车艺术吊工张秀荣,高级车工李军东等把工作干到极致的人。“他们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就算做不到,也要做到自己的极致。”

24年前,技校毕业的李海清来到黄陵矿业,成了一名机修工,“刚进车间,师傅教我怎么检修设备,自己干过的工作不能有一丝问题,坚决不能给自己留后路。”他说,“师傅第一课”树立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规范:“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不留瑕疵。”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每一次设备大修和日常检修,他都极为关注细节,大到设备检修工艺,小至螺母的尺寸,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他很快得到认可。如今他将自己的工作信条同样告诉给每一个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细节决定成败。”

在徐建军的眼里,没有普通工人、技工和工程师的分别。“只要讲诚信、有责任心、能吃苦、学习能力强,职业发展路径都是可以打通的。”

今年以来,机电公司以党员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平台建设为抓手,营造了“无事不卓越,无岗位不出彩,无人不精尖。”的工作氛围,潜移默化的感染着每一个职工,优化流程、提高工艺、保证质量成为从业基准。

该公司大力弘扬英模文化、班组文化、创新文化,打造匠心文化,实现自主创新180余项,成果转化近1000多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曹川)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