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时节,万木萧瑟,唯独老父亲宅子庄前屋后那十几棵高大的尖柿子树,却硕果累累,粉色诱人。站在树下,低垂眼前的柿子,举手可摘,而树冠高处的,抬头仰望,越发的橙黄泛红,这一树又一树火红的大柿子,让老父亲的宅子四周秋色尽染,不由人流连忘返,垂涎欲滴。
前一段时期,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虽然该剧是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富平山村普通的农村妇女杨柿红,从结婚成家到遭遇困境,最终儿孙满堂收获幸福的感人故事。但电视剧的直播,却是老家富平的柿子在陕西人的果盘里、中国人的视野里火了起来,甚至优质的富平柿饼已经走向了世界,多少让人产生了一种欣慰地自豪感。回到老家,我才知道,由于柿饼的预定,才使富平的柿子还没有成熟,就有客商走乡串镇的订购柿子,前多年无人问津的尖柿子,因为柿子树太多,熟透没人稀罕而落的满地都是,每年我回家看望父母都是能带多少,自己尽管摘。
如今柿子火了,水涨船高,价格自然也高了,老父亲脸上挂的笑容如同熟透了的柿子一样的灿烂,而叔叔的脸上却一脸阴沉,后悔前几年把门前屋后的柿子树全部砍了,婶娘在哪里嘟嘟囔囔地数落着叔叔说:“你一辈子就没有挣钱的命,梨不行了,你把梨树砍了,栽上柿子树,柿子没有人要了,你又砍了柿子栽成核桃树,这下好了,柿子抢手了,你的柿子树早都烧了火了。”叔叔和婶娘是来帮忙摘柿子的,听了婶娘的数落,叔叔一句不吭,只顾在哪里抽我发的纸烟,我当时听了心里就觉得好笑,这市场经济的社会,谁又能长前后眼啊!
在老父亲的宅子后面,有一颗高大的尖柿子树,我站在树杆前,两只胳膊合拢也抱不住,听父亲说这棵柿子树,被称为“柿子树王”,村子里几乎的柿子树都是嫁接这棵树的,果实大,柿子甜,深受人的青睐。它是爷爷过去和山里一个卖陶瓷水缸的人交了朋友,那个人年年赶着毛驴车,拉一车大大小小的陶瓷水缸,来到关中平原叫卖,或者变换成粮食,经常在爷爷这里歇脚吃饭,年年都带一些红软发甜的柿子来咱家,有一年爷爷让他再来带几棵嫁接好的柿子苗,后来那人带了几棵,就成活了这一棵,而后,父亲学会了嫁接,就在庄前屋后栽种了十几颗柿子树,几十年过去了,就成了现在火红而高大的柿子树围绕着庄园,用硕果累累来报答有心之人。
听母亲说我小的时候最爱吃柿子拌炒面,母亲提起来这个事情,让我记忆的闸门慢慢地打开了,其实,柿子拌炒面,今天想起来,那个味道还是难忘的。小时候,我吵闹着想吃柿子拌炒面,妈妈无奈,就用大铁锅晚上收工回来把玉米和黑豆、白豆满满炒熟,炒熟后会有一股子香味会扑鼻而来,然后带着我去生产队的磨面坊去磨成面,只记得磨面坊里的老爷爷头发是白的,眉毛是白的,胡子也是白的,那时候我叫他白胡子爷爷,他只是傻笑,牙齿一笑露出来也是白的,其实,他的脸上也是发白的面粉。炒面磨好后,妈妈给白胡子爷爷挖上一碗,然后小心的把拿来的两个软柿子,薄了皮放在炒面里,用筷子一搅拌,让白胡子爷爷吃,白胡子爷爷吃的直点头,连声说:“好吃、好吃”看的我直流口水。后来我才知道,白胡子爷爷是个五保户,无儿无女,都是村子里的人照看。回到家里,我也吃上了香甜可口的柿子拌炒面,可那熟透了的尖柿子,就是屋子后面这棵柿子树上的果实,年年如此,果实累累,柿子熟了,也吃不完,好多都被母亲送给了左邻右舍。
今天周末,刚回到家就听老父亲说客商下午来,这十几颗柿子客商早已经交了定金,说好了价钱,正准备摘柿子,叔叔和婶娘也都来帮忙了,可我看着那么高大的柿子树,低处的好说,高处的科怎么办啊?原来老父亲还是有办法,把两段竹片用铁丝固定在几根长竿子头上,让外口裂着,轻轻举起,看准树枝,用力往上一顶,然后一拧,树枝带着柿子就下来了,下面有人接应更方便。我们只管用这样的土办法不断地采摘,看着一个个橙红的大柿子落地,虽然长时间举着竿子干活也不轻松,一会就汗流浃背,脸上汗珠滚落,树上掉落的灰尘一会就眯了眼睛,直流泪水,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到了最后,采摘这一棵称为柿子树王的大树上的柿子的时候,我就犯愁了,父亲做的最高的竿子也够不着最顶上那些硕大的果实,最高处的柿子,吸收光线好,又透风,自然果子大,颜色好。看了会我说:“那我上树去摘。”可父亲一把拉着我我说:“不能,柿子树枝干脆,你又多年在外,上树太危险了。”我也想,那也不能让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上树啊。谁知一会儿功夫,父亲拿来了手锯,搬来了梯子,站在树下看了又看,又围着树转了几圈后,就索性上了梯子,用手锯锯断了中间和右边两枝最大的枝桠,随着树枝带着果实轰然落地的时候,我心疼了。可父亲转身对我们说:“别人摘柿子都从树上掉下来了,我现在年龄大了,也不能上树了,你们上树我还更不放心那,高一点的树枝锯了,低处的将来也好长,高处的柿子虽然看着好,但还是安全第一啊。”哦,这时我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等十几颗柿子树上的果实几乎全部采摘完了的时候,在大门口就有一大堆金灿灿的大尖柿子堆在哪里,足足有一千多斤,看起来还是非常诱人的。村子里不时有骑着摩托的客商过来问价收购,父亲告诉他这已经给别人预定出去了,那人看了柿子的成色和品相,谁知那人愿意出高于老父亲已经预定的价格每斤多五毛钱收购,父亲笑了笑说:“你就一斤多给一元,我也不能卖给你,人还是要讲究点诚信啊。”那人摇摇头,低头悻悻地走了。其实,我心里明白,父亲行医多年,就是村里人刀伤、清理、缝合之类的事情都分文不收的人,会在乎眼前这柿子一斤多卖这五角钱吗?
晚上准备回城,柿子倒是给朋友们带了不少,父亲、母亲只管给装的大包小包的,还亲自和叔叔帮助给我提到车跟前,虽然忙碌一天,胳膊有点酸疼,脖子有点僵硬,但这满满的收获和回味,以及老一辈的好客和善良,却使我心里洋溢着轻松而甜蜜的暖意。
老家的大尖柿子熟透了蜜甜可口,做成柿饼后香软入口即化,但更让我难忘的还是小时候吃过的柿子拌炒面,味道香甜绵软,回味无穷。(作者单位:发电公司)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