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在不停的忙碌着,直到2011年因病才有了暂时的“停歇”,期间透析、移植与病魔开始了长达5年的抗争,他始终是那么坚强、乐观、豁达的面对一切,2015年11月23日,他走完了丰富而又充实的六十七年人生之路。
父亲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贫兄弟姊妹也多,小时候生活是比较艰苦的。他很少提起小时候的事,但说起饿肚子却是深有体会,初中阶段是男孩子最能吃饭的年龄,山里边的孩子上学要住校,学校离家也要二十里地,每天吃几个馒头都是提前计划好的,经常到了周末,都是饿着肚子要走二十几里地,赶到家吃顿饱饭。这种环境养成了他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性格,为了改变生活现况,他在二十二岁时,和母亲毅然决定带着我刚满周岁的兄长走出大山,走出了他不同人生的重要一步。
父亲当过兵、务过农、上过班、做过生意,实际上以父亲的性格是非常适合在部队干一番事业的。他1970年1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的大熔炉内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练就了不服输、坚韧好强的人生品格,由于表现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嘉奖,并多年担任班长,就在领导找他谈话转干前后,由于生活环境所迫,母亲多次电报催促,在部队领导的挽留中,他最终选择了责任,于1975年初光荣复员。
正是部队几年的历练积累,才会有父亲这种励志的人生。他从一名季节工到转正用了将近十二、三年,那个年代,各乡镇要征收公粮,就从退伍军人中来选拔,属于季节性雇佣,主要是帮政府在农忙时协调征粮相关杂事,农忙结束后就各回各家。父亲起初干一些扛麻袋的体力活,时间长了,领导觉得这小伙子还不错,不仅有力气,还有思想,还能写点通讯稿,最终被留了下来。最可惜的是在乡政府文化站任站长时,工作干的是有声有色,书记乡长都挺看重他,但同时他也兼着粮食局的乡干事,粮食局领导一看不行,乡政府要挖人了,一纸调令就调回了局机关,那时候粮食局是吃香单位,要不然在政府机关工作,他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艰辛。
八十年代,正赶上改革开放,有志青年都热血沸腾,父亲也不例外,但更多的还是生活所迫。买车跑运输当时在农村还是比较少的,也可以说是敢吃螃蟹的人,他边上班边经营,那时候拉货的车叫嘎子车,就是那种档位既不好挂,视线也不好的货车,拉煤的小煤窑都在大山沟,路是又险又窄,有时经营倒不开,原本不会开车的父亲就自己开着去拉煤。那时候我年龄小,总是囔着要坐汽车,父亲总呵斥着说别捣乱,也理解不了晚上有时父亲出车,母亲为什么只有听到车回来才会安然睡觉,就这样劳心费神的经营了二、三年,也没能挣得几个钱。父亲一看拉货安全风险太大,几个合伙人一合计,收拾摊子,不知又从哪里买回来个大轿子车,转变思路拉人,而且是跑西安线路,这在我们的小县城私人跑西安线路客车,那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我也高兴地是欢天喜地,主要是可以去西安省城了。终于等到了某个假期,早早起床,也没顾得上吃早饭,拿了点馍就上车期盼着去省城了,往往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车子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还未开出县界,就趴在地上抛锚了,折腾了一天不但省城没去成,天黑才回到家,而且是饿的前胸贴后背。就如我的“期望”一样,父亲前后折腾了好几年,不但没有带来经济的好转,反而欠了一屁股的债。
这一个折腾大概就到了1988年,他开始反思经营失误,最后总结出来“做生意首先必须亲力亲为”,边上班边经营两头都顾不上,他决定一门心事的上班了。
但那个年代各个单位都搞经营承包,这不,单位领导说,你头脑灵活,咱们单位又是粮食部门,给你几个人成立食品综合门司部吧,也搞一个经营承包制,一是完成改革指标任务,二是搞好了,也可以给单位和职工带来点实惠。父亲那时候正是不惑之年,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经营品种从单一的馒头到麻花、糕点、月饼等几十样食品,人员也从起初的几人发展到将近百人,月饼等食品销售还辐射到临近几个县城,当时在我们的小县城食品加工规模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家也随着经济的好转在县城正式安家落户,父亲也因为工作突出被任命为县粮油食品加工厂厂长。由于工作原因,父亲后来也经营过煤炭生意,遇到过九十年代末的经济危机,也经历过煤炭的黄金岁月,不管是艰难险阻还是阳光彩虹,他都在坚强的拼搏着。
可能是体会到生活太多的艰辛和不易,父亲一直要求我们踏实工作、淡定做人,对我们的教育是严格而又宽仁。他始终都是把困难险阻留给自己,把积极阳光留给亲人们,直到病痛昏迷期间,醒来后见我在身旁,第一句话就问,“你怎么没去上班呢,我不要紧”,知道是礼拜天后还说,“有你妈在,天黑了路上不安全,你们早早回去上班吧”。就是这种严慈的父爱,始终激励着我积极的面对生活,鼓励着我人生的每一步。
想想父亲晚年的病痛,与年轻时的辛苦劳累、奋力打拼是有关系的,为了摆脱贫穷,改变命运,父亲一直都在不停歇的奋斗着,直到生命的尽头。由于肾移植产生排异,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留给亲人们无限的哀思,但父亲的豁达、坚韧好强、辛勤节俭、宽厚待人的人生品质,是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我们将传承好这种品质,体现人生正能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父亲的一生,就如叔父缅怀他的挽联:
六十七载人生路 五味杂陈都尝尽
肩扛孝道与仁义 无怨无悔走人生
在父亲去世三周年之际,特以寥寥数笔寄托思念之情,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愿天堂的父亲安息!(作者单位:公司机关)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