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谁是安全卧底?”
“不知道,只要工作做到位了,谁是卧底都不拍。”
10月15日,发电公司发电一车间两名当班员工对话中提到的“安全卧底”,是公司推出的新的安全举措。
“百安”期间,发电公司不断深化人的安全行为的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反三违、查隐患、防事故、保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在安全经验分享、员工安全操作培训,安全大检查等常态工作扎实开展的基础上,推出了“安全卧底”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查自纠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电厂是高危行业,炉膛是900℃左右的红渣,主蒸汽、给水等管道都是高温高压,大型机械设备工作电压都是6千伏,安全风险大,加强安全监督责任重大,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让大家一起参与,互相监督,提高自查自纠的能力。”该公司发电一车间主任杨增增说道。
据悉,按照活动规定,每天上班前,公司当班领导随机指定一名的当班职工为安全“卧底”,不定时对生产现场人的安全行为、具体的操作流程、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重点的安全区域,进行检查,暗查职工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安全“卧底”将查出的问题,在下个班的班前会上通报,以此提高职工的自查自纠能力,杜绝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公司对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同时对安全卧底进行适当的奖励,对违章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
那么,如果安全卧底执行“任务”过程中,是否会主动亮出身份,若发现了违章行为,进行通报,是否会引起同事的反感情绪?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做了随机采访。
“这是一个认识的问题,许多安全事故都是小细节引发的。在安全上面就怕有疏忽,现场发现违章行为,性质比较严重的,我会主动亮出我的卧底身份,进行纠正。有些违章行为,可能是习惯性行为,我一般会做好记录,在班前会上进行通报,就是要杜绝安全行为上‘无所谓’的行为意识。”职工焦腾飞说到。
“从事高危行业,在安全行为上,一个不起眼的情面,就是隐患,就是事故的苗头,我们都有这个意识,就怕没人提醒。所以,大家对安全‘卧底’并没有什么排斥感,更注重于‘卧底’的督促作用,安全面前是要不得情绪的。”职工王建国说到。
据了解,活动开展以来,职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人人反三违,人人查隐患,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安全卧底”的恪尽职守,提升了职工的风险识别能力,也进一步筑牢了公司的安全生产防线,为企业安全发展奠定了基础。(常波 史宗元)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