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文学天地

煤电实业公司王文慧散文——修身利器,为新时代注入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2018-10-12 11:43:16 作者:王文慧

据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书4.66本,我们的邻国韩国11本,日本20本,以色列则达到了64本。在中国人的阅读方式上,纸质图书完败于手机。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阅读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度,然而在当下,中国人却在苦口婆心地“呼吁”阅读。

近几年,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及新闻媒体发布了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劝勉国民多读书、读好书,但是效果甚微。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多居民区周围没有书店,很多家庭没有藏书,很多卧室的床头没有书本……一切都被一种东西取代——手机。

不管走到哪里,大家关注的是有没有WIFI,一群“低头族”一部手机握在手,足以玩转一整天。人们阅读的内容变成了微博、微信中那短短几十字。当新鲜变成习惯,习惯变成依赖,我们有限的精力,就这样被大量地消耗在快餐文化之中。

曾有一幅对比图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现状:一百年前一个侧卧于床榻抽着大烟的人和一个现在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人,其姿势、动作甚至神态都惊人的相似,除了手里拿的一个是烟枪一个是手机,几乎没有多大区别。我们不可否认手机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但是,终日沉溺于海量而肤浅的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中,造成的时光荒废。抛开有“厚度”的书本,就像作物失去了阳光雨露的滋养,使一个人变得更加浮躁,缺乏内在的涵养。长此以往,一个缺乏阅读的社会,更甚者会使一个民族缺乏智慧和思想。那么,面对未来,我们将怎样?

青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经常会从各种文件、讯息中接收到青年担当、中国力量等词语。我认为这些词语不是口号让我们用来喊的,是激发我们每个人去付出实际行动的。但是担当和力量从何而来?难道是在手机中汲取吗?或只是我们的一腔热血和十足的勇气呢?

不修其身、不长本领,用什么来担当?不读书、不学习,哪里来的力量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曾任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在采访习近平大办沼气的事迹时的曹谷溪说:“论起读书,当年习近平曾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我们曾在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中就可以感受到习总书记对知识的渴望和忘我的学习劲头儿。他当年的如饥似渴地学习精神仍然时刻鼓舞着我。

人生漫长而又短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等到垂暮之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心中有知识,脚下才有力量。当代青年人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年富力强时期,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处处洋溢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精气神。前不久,孙杨要求重新升国旗的事件上了热搜,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中,中国选手孙杨夺冠,在颁奖仪式的升旗环节,当《义勇军进行曲》即将奏毕、五星红旗就要升至旗杆顶部时,突然一声巨响,三面国旗全部掉落在地,观众席上一片哗然,孙杨主动下场,和场内工作人员交涉,要求再升一次国旗,当国旗再次升起的时候,它不仅代表荣誉更多体现的是中国青年的担当和国家力量。大时代需要大担当。特别作为青年人,要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注定是勇猛向前,开风气之先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刚刚召开的团中央十八大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同时期望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青春活力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光添彩。

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中国正昂首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唯有青年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有梦想、负责任、敢担当的青年人,一定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者单位:煤电实业公司)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