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代人一代人的成长,90后渐渐地已成为新时代球友会(中国)的主力军,在一号球友会(中国)掘进三队里就有着这么一群90后的年轻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奋斗之笔谱写着自己的“青葱”之歌,在矿灯的光芒下舞动着自己的煤海芳华。
“小黄牛”李庆
李庆为人老实,工作踏实,乐于助人,不善言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会埋头干活,工友们亲切的叫他“小黄牛”。
“李庆干任何工作都非常认真,非常负责。”这是该队领导和职工们对李庆一致的评价。
李庆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支护岗上,支护岗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掘进工作完毕后,要对巷道顶板进行注锚索支护。刺耳的风钻声,打锚索时的淋水,一个班下来衣服从里到外没有一处是干的,艰苦的工作环境李庆没有叫过苦、喊过累,班里的老员工对这个90后的年轻人有着吃苦耐劳的干劲表示赞赏。
在622工作面掘进时,由于地质变化复杂,工作面顶板出现了淋水、淋油,给支护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一些职工开始想办法调整岗位,他从没有到队上找领导要求调整岗位。他说:“啥活总的有人干吧,你不干、我不干,那我们的工作怎么办?”
李庆在工作上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不爱表现自己。他每次工作完毕后,都会自觉地把磨损的零散钎杆收集起来,下班后带上地面交回库房。队上有制度规定,交回一根钎杆奖励5分,但他每次都没有向队上要。同事不解地问:“你拾那干嘛,一根才给5分,你还不要。”他说:“有些工作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队上给分那是鼓励咱们;再说了,顺手就捎上去了,又不累。”
他坚信,吃亏是福,工作只要做好了,一切都会有的。
“技术控”郝敏龙
郝敏龙出个子不高,身体消瘦,浓眉大眼,头发乌黑,一副小帅哥的样子。郝敏龙今年28岁,却在掘进三队工作了6年,从原来一个“小毛孩”如今成为班里的“技术控”。
郝敏龙刚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年龄小,体单力薄,队上就给他安排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下林子意识到应该学一门技术。郝敏龙主动请求重新安排工作,队上经过慎重考虑和研究,把他安排了电工岗位上。
电工岗是一个纯技术岗位,虽不用出苦力,但要出脑力。为了学好电工技术,郝敏龙通过借、买搜集了大量关于球友会(中国)机电技术方面的书籍开始学习。为了弄清电气开关的线路,他把开关电气接线图、原理图不知画了多少遍,直到全部能默画出来为止,一张张图纸铺满了家里的书桌上;为了搞懂电气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各个电气元件的作用,他一边向师傅和书本请教,一边在工作中进行实践。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熟练掌握了开关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除方法,多次独立解决了机电设备故障,确保了安全生产;先后优化了掘进机照明线路,完善了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改进了水仓自动上水装置,成为班里小有名气的“电工大拿”。
“多面手”张凯
张凯25岁,1米8的个头,性格开朗,身体敦实,皮肤白净,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干起活来干脆利索,什么工作都愿意尝试一下,练就了一专多能的本领。
张凯,性格开朗,脑子活,力气大,啥活都能干。掘进机检修人手不够了,他就被安排去检修掘进机;皮带运输机检修人员不够,他又被安排到去检修皮带;电工人员拉不开了,他又被安排去干电工。无论班长给他安排什么工作,他都笑呵呵的接受,他说“艺多不压身,我还想多学点技术呢。”张凯就是想着这样的想法,在工作中样样学,样样干,成为了班里的“多面手”。
机电队长王军红说:“张凯是个好苗子,好好锻炼,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
一次,皮带检修工在更换皮带导向滚筒时遇到了问题,游动小车被卡住了怎么也动不了,滚筒也卸不下来,足足折腾了两个小时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眼看生产班的人员就要到了,可是皮带还有检修好怎么生产呀!耽误生产那是要被处罚的。情急这下,班长李明寿说:“去,把张凯叫过来。”
张凯额头挂着汗珠,两手油污,刚检修完掘进机就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认真检查了周围情况,问题很快就找到了。他迅速把皮带扣拆开,游动小车很快处理好了,随后又很快换好了导向滚筒,总有了一个小时,皮带总算在交班前检修好了。
时光荏苒,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了班里的技术骨干、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正在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企业的繁荣发展努力奋斗着。(贺小锐)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