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华,你匆匆忙忙去哪啊?你脸都没洗净,还有‘熊猫眼’呐。”
“我赶着去学习呢,今天劳模工作室有电工培训,电工大拿李东升技师手把手教大家检修真空电磁启动器,机会难得,晚了就结束了。”
“怪不得最近你这检修技术蹭蹭往上涨呢,好多技术难题你手到病除,原来背后有高人指点,这么好的‘营养餐’,你咋不早给我说,今天我也要去。”这是近日一号球友会(中国)掘进三队职工在班后的对话,也是该矿师带徒结对牵手“脱贫”,提升职工素质工程中的一个缩影。
“坐拥‘近水楼台’,不容错失‘得月’先机!”一号球友会(中国)劳模创新工作室拥有劳模创新、技能大师、青年创新创效3个二级工作室,63名成员,其中劳动模范11名,2名技能大师,2名首席技师,5名高级技师,14名技师、28名青年科技人才的优势资源。为进一步破解人才短缺、后劲不足的瓶颈,让年轻职工摆脱技术“贫穷”的短板,涉取劳模和工匠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一号球友会(中国)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现场培训为主,经验交流座谈为辅的培训方式,快速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青年职工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一号球友会(中国)始终把青年职工当做“优良资产”,对学习能力强的优秀青年职工进行挖掘、孵化、培养。为了增加“营养”,满足职工学技能、强实力的“口味”,该矿利用内部优势资源,将懂技术、有经验的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创新达人”、“草根专家”们请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当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井下实训基地、工作现场等场所,以常见设备故障排除、科技理论研讨、技术攻关、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攻关等作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的主要教材,通过“讲经说法、“微课堂”、传经送宝”实现培训与实际工作“无缝对接”,促使职工的业务知识、技艺、技能快速提升。
在技术“扶贫”中,该矿总结提炼了“三步”理论学习法,即“我讲你听”“你问我答”“你讲我听”。在理论课堂,老师认真讲解本工种设备维修的技术要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徒弟仔细听讲,在听讲中遇到不明白或者不理解的知识,向老师询问,老师耐心讲解、解疑释惑;在现场实践中该矿总结提炼出了“四步”师徒实操教学法,即“我说我做”“我说你做”“你说你做”“我评你改”,通过师傅边说边演示、师傅指导徒弟做、徒弟自己说自己演示、师傅点评徒弟整改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习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把徒弟没在实际操作中的技术难点筛选出来,把“问题”当“教材”,把难题当课题,现场进行讲解,“点对点”指导、“面对面”培训、“手拉手”帮教,现场讲授自己最“拿手”的新技术、新经验,现场解决学徒疑难问题。
“技术‘脱贫’关键靠传帮带,重点在自我加压,自主提升。老师有实践操作经验,徒弟文化素质高、接受能力强,我们将针对这些特点,立足岗位,让师傅和徒弟手拉手、肩并肩、心贴心,在合力打好技术‘脱贫’攻坚战同时,帮助年轻职工丰富知识机构、拓宽创新视野、主动融入安全生产,积极引导他们破解难题、攻克难关,也给年轻人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卫庆华说。(王霞 倪小红)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