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于2018年7月26日球友会(中国)4版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以西40公里的桥山林区,山峦叠翠,风景秀美。这里坐落着一个国家4A级景区——黄陵国家森林公园。这里也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公司所在地,是一个年产煤1600万吨、发电38亿千万时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变废为宝
为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黄陵矿业公司明确了打造煤电联产、绿色发展示范园区的发展目标,践行“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产灰不排灰”的低碳运行模式。
“2008年以前,黄陵矿业公司每年需要征用200多亩土地用于固体废弃物排放,矸石自燃产生的烟尘、雨水冲刷产生的煤灰水严重污染着周边的生态环境。”该公司行政部一位负责人介绍。
为此,黄陵矿业公司将各个生产单位首尾相接,环环紧扣,让上一个生产单位产生的废料成为下一个生产单位的原料,形成了绿色产业链条,实现了对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净”。
黄陵矿业公司总经理师永贵表示,黄陵矿区每年在煤炭生产和洗选过程中产生固体废弃物约350万吨,以炉渣、粉煤灰为原料,建成了一座粉煤灰砖厂,年消耗粉煤灰20万吨、炉渣6.5万吨,有效实现了变废为宝。
打造后花园
在黄陵矿区,困扰煤炭企业的矸石山不仅在慢慢减少,而且还悄然变成了风景区,变成了菜园子。
“截至目前,我们矿绿化工程覆土面积约1万平方米,占矸石山总面积的95%,种草3000平方米、种树1.7万棵,总绿化面积达到了9500平方米。”黄陵矿业二号球友会(中国)行政部负责人张军说。
为了充分利用好这片绿化土地,黄陵矿业瑞能煤业的职工们开始翻土、栽苗、浇水,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菜园子,园子里西红柿、辣椒、豆角、茄子等蔬菜应有尽有。
“最初,山是灰色的,现在又变成绿色,有树有花,有果有菜,这项生态恢复工程真了不起。” 瑞能煤业职工薛泽擦着头上的汗珠,看着自己栽种的黄瓜苗,笑着说。
废水循环利用
黄陵矿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既有井下生产用水,也有职工生活废水。为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及循环利用,该公司建成了一座日处理7200立方米废水的污水处理站,在对矿井疏干水深度处理的同时,积极实施中水复用,处理后95%的水用于井下喷雾除尘、煤矸石电厂发电以及绿化灌溉等。
“污水处理站投用后,彻底解决了井下疏干水对水源的污染,每年还可以从井下疏干水中回收煤泥7300吨,折合标煤2000多吨。”煤矸石电厂化水车间副主任盖婧说。
同时,煤矸石电厂配套建设的废水处理车间,专门对井下复用水和电厂生产废水进行物理过滤和化学深度处理,供发电使用,实现废水全部循环回收利用,每天可节水4000余吨,年节约污水排放费和水费600多万元。
“我们将原来的‘精煤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驰放气制合成氨’和‘煤泥煤矸石发电—灰渣制建材’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与煤、化工、电、铁路运输、建筑建材、生态果蔬六大产业板块调整为聚焦主业、煤电联产、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制定了全新的发展战略规划。”谈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说。
链接:http://paper.ccoalnews.com/201807/26/colm4.html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