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八碗、做茶饭、腌酸菜、炖羊肉、炸油糕、吃饸饹、剪窗花、敲锣打鼓、扭秧歌……老老少少盘腿围坐在炕头,嗑瓜子、唠家常、打纸牌,各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浓浓的延安情怀。
革命圣地延安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中南地区,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轩辕黄帝的陵寝之地。它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革命根据地、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经历过13年的抗日战争、整风运动、解放战争等,素来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说到延安,我们会想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艰苦抗日的十三个春秋,会想到那巍巍宝塔山和滚滚黄河水,会想到令人敬畏的延安精神。还有他,我们的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16岁从北京来到延安梁家河村插队当知青,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度过了7年知青岁月,从此,“延安”成了总书记的第二个故乡。时隔这么多年,无论在哪里,让总书记自始至终都念念不忘的是曾经养育他的黄土地,是陕北的父老乡亲。总书记既是有情之人,也是有心之人,他曾动情地说过,“无论我走到哪,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我人走了,心留在这里。”他的心中有着浓浓的延安情怀。
去过延安的人都知道,延安的窑洞大多依山而建。我是住着窑洞睡热炕长大的土生土长的陕北汉子。陕北高原高低起伏的大山养育了如同黄土地般实在、直爽的延安人。记忆中,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着我们兄妹五个在山间农耕、砍柴、收割、放羊,休息期间,还会带着我们拾酸枣、摘杏儿。直到现在,冬季在河边溜冰的童年记忆依旧是我最难忘记的延安情怀。
也是从那时起,父母踏实做人、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在我心中扎下了跟。眨眼睛,30年过去了,现在的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和稳定的工作,每逢过节,依旧会想起童年时和兄妹们一起围坐在锅边,拖着下巴,等着母亲递来的金黄金黄的油糕。
18年春节过年回家,一路上看着延安的沧桑变化,情不自禁地给身边的妻儿诉说起了自己内心深处浓浓的延安情怀。
其实不管我走到哪,走的多远,只要疲了、倦了、累了、迷茫了,我就想回到延安,回到那山沟沟里,看看故乡湛蓝的天空,呼吸故乡最清新的空气,望着窗外半山腰忙碌农耕的村民,和家里人坐在炕上聊上两句。这时那些淳朴的乡情会让我豁然开朗,也许这就是家乡的力量,就是延安情怀的力量。(作者单位:二号球友会(中国))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