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媒体报道

中国电力报:黄陵矸电“吃干榨尽”每一块生产燃料

——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燃料降耗增效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18-03-26 17:16:16 作者:陈博文

刊登于2018年3月26日中国电力报6版

(记者邓卓昆 通讯员陈博文)陕西省黄陵县,历史悠久的黄帝陵所在地,一座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造福社会百姓的煤矸石发电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简称黄陵矸电)即坐落于此。伴随纷飞的春雪,记者来到这里,只为探寻黄陵矸电在燃料上实现降耗增效的奥秘。

“从投产至去年11月末,我们用961万吨劣质煤(中煤)、煤矸石和114.78万吨煤泥,发电128.38亿千瓦时,有效促进了煤炭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甫一见面,黄陵矸电经理、党委副书记雷宏彬就告诉记者他们“变废为宝”的特色成果。

据雷宏彬介绍,黄陵矸电2×300MW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项目1、2号机组分别于2015年7月22日和8月12日正式投产发电。作为黄陵矿业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核心企业之一,黄陵矸电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步配套直接空冷式凝汽器、炉后湿法二次脱硫、SNCR烟气脱硝工艺和厂内化学水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和废水废物近零排放。

降低燃料成本是保障发电企业赢利的重要举措,而做好深度配煤掺烧工作,则是当前降本增效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黄陵矸电通过加大燃料中煤泥掺烧比例等多项措施,做细做精配煤掺烧工作,算好燃料成本账,提升锅炉效率,同时利用工业余热为矿区供热,成为“榨干吃尽”每一块生产燃料的“燃料管家”。

“粗粮”细作,精确配比,压降成本,深挖利润,黄陵矸电在调整燃料结构上格外下功夫。他们针对煤源情况,对煤矸石、洗中煤等不同发热量的多种煤源进行掺烧试验,以实实在在的数据,建立了入炉煤掺配的经济模型。企业在满足机组安全、经济、环保运行的前提下,制定出了最佳的配煤掺烧方案,并严格落实分仓上煤制度,“粗粮”细作,根据锅炉“口味”调配燃煤发热量,用最少的煤发最多的电,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严守底线,优化运行,保证机组“吃饱吃好”。随着燃料配比的变化,冷渣机出力不足、环保运行调整难度加大等问题接踵而至。面对难题,黄陵矸电人选择的不是妥协或放弃,而是迎难而上。他们根据现场运行数据,定期召开运行分析会,开展科技攻关,针对锅炉燃烧特性,对锅炉水平烟道入口、返料器、冷渣机等进行了技术改造。同时,通过掺配一定比例的炉渣、洗中煤等低热值煤,调整燃煤含硫量,在实现机组经济运行的同时,严守环保底线,实现环保、经济效益的双赢。

全员对标,狠抓落实,降本增效落到实处。走进煤场,记者发现黄陵矸电存煤结构、配煤掺烧工作精细化程度极高。燃料管理人员根据锅炉不同运行工况,科学合理安排掺烧配煤情况,锅炉各项运行参数实时跟踪、实时反馈。其他各生产班组也以度电煤耗、配煤掺烧精准率、污染物排放等为核心指标,积极开展以“追赶超越”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和小指标竞赛,上下联动,广泛参与,做到奖惩有序、效益导向。

“今年以来,黄陵矸电仅煤泥的单日掺烧量就由原先的110吨提升至810吨,劣质煤整体掺烧比例由原先的29%提升至40%,燃料成本较去年同期可降低约16%。”黄陵矸电生产副总经理贠小龙在记者面前充满自信地说道。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