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1天零7小时的大检修工作圆满落下帷幕,比计划开车时间整整提前了41个小时,这是一场与时间争分夺秒的赛跑
——题记
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战斗,这是七年磨刀利剑的检验,这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的攻坚战。在这场战斗中,1700名黄陵煤化人展示了诚信敬业、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可贵品质,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用责任与担当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用执着和坚守展现了煤化人的风采。正是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为此次大检修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企业未来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煤化工公司建厂以来规模最大、任务最重、历时最长、涉及面最广的一次生产系统大检修,此次检修工作对该公司是否顺利实现达产、满产、长周期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检修130个项目的1679名员工,深知此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他们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战斗中,与时间赛跑,与设备较量,与难题博弈,与外界环境抗衡,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演了一个个难以忘怀的瞬间,留下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烟熏妆”背后的8小时
“一二、一二……”整齐有力的号子声,在煤8系统1280米的皮带通廊里久久回荡,只见现场30余名小伙子一手拽着皮带,一手把皮带的边缘抗在肩上,他们成功地把最后1米皮带放在了托辊上。此时,工服背后的汗渍已不知干了湿,湿了干多少次,透过昏暗的灯光,只看到“烟熏妆”下疲惫的眼神里露出了期待已久的喜悦,“成功了!原计划48小时的工作在8小时全部完成!”班长张森顺手拧开一瓶矿泉水,分秒间留下了空瓶。
为了把长1280米、重达28吨、机头与机尾垂直落差50米的煤8皮带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全部更换,对于备煤车间来说绝对是一次巨大考验。主任杜武刚介绍说,如何完成4卷400米皮带接口成为首要难题,如果仍按照传统方法单卷分开对接,接头则在闭合圆圈下层,根本无法完成硫化粘结。备煤车间在换带前就把三卷新皮带接成一条皮带,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还保证皮带质量。
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三合一的新皮带重达21吨多,仅靠人力实在难以完成,借助电机又怕出现新带划破、撕裂现象,备煤车间群策群力,副主任徐磊说道:“这下可把我们难坏了!怎么办?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在煤八弧坡侧面开了个口,利用铲车一边拉出旧皮带,一边带入新皮带,新旧交换,当旧皮带完全拉出时,新皮带也就基本进入煤8 脱轨了。”话音刚落,对讲机里传来,“煤8皮带调试正常,可以正常作业”,激动地泪水与付出地汗水交织在一起,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烟熏妆”。
8天的坚守只为惊鸿一瞬
完成脱硫塔填料更换是此次检修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原本计划由外委队伍对1号、2号脱硫塔填料进行全面更换,可得知外委单位只有8个人作业时,化产车间主任张朋朋毅然决定:“仅靠外委单位根本不能按期完成,为了不给公司拖后腿,现在迅速组织队伍,咱们自己干!”
说干就干,万事开头难。由于脱硫塔内结垢严重,空间相当狭小,七尺男儿进入塔内后,勉强蹲着都不敢抬头,锄头、耙子等清理工具根本进入,只能靠人的双手清理,塔内温度高达60℃,夹杂着刺鼻的脱硫液的臭鸡蛋味道,这样的环境别说在室内,就是在露天,进去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人都受不了,班长谭汉军风趣地说道:“公司让咱免费蒸桑拿,这还治疗我的腿疼呢!哪有这么好的机会”。玩笑似的话语让人不禁眼眶湿润,大家都明白,这是一股子不愿轻易服输的劲在支撑着,较劲着,坚持着。
清理填料体现个人的敬业精神,充装填料则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为了让脱硫液和煤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最大程度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给塔内放置催化剂显得更为重要。他们依次排列整齐,流水传递,在艳阳高照的太阳地里保持同一个动作,24小时不休息3班倒,干部职工一起干。把填料放到指定位置。
填料放进塔内,既要放整齐,又要保证接触面。这对专门负责起吊工作的高金刚可真是考验。“这活就是要靠经验,放料时要看准、放好、迅速。我工作7年了,对塔体结构比较了解,情况熟悉,别人干我都不放心。”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他在不足一米的操作室,说道:“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等检修完再说看腰的事,检修就这一次,看病有的是时间!”一个OK的手势后,一排职工负责运料,高金刚负责放料,一切紧张而有序,配合到位。
就是这样一群没有任何指导,没有任何经验的80后小伙子们,利用8天时间,对高41米,直径6.4米的2座脱硫塔内220方,6.6吨填料全部更换完毕。创造奇迹的诞生依靠什么?那便是选择了远方后风雨兼程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肩上的环保责任重于山
安全为天,环保当先。此次检修工作主要一项任务是对环保设备进行全面“体检”改造,而对热动车间的锅炉2号、3号水平烟道隔离、修复则是重点环保技改项目。主任汪红喜介绍说:“本次改造要对烟囱进行烟道内粉、空预器管道查漏补焊、更换落煤管、部分水冷壁管更换、受热面防磨瓦修复、落渣管更换等工作,任务种类多,要求很细致。听起来简单,干着难啊!可这是环保工程,再苦再难都要干!”听得出来,做好环保工作已到达一个新高度。
烟囱是斜架在脱硫塔和排烟楼房之间,在距离地面15米之高,作业空间不足1米,只有通过人工把隔离的材料调入烟道,又要完成粉刷浇注料、砌筑耐火砖等系列作业就更考验职工的业务技能了。工段长惠星明带领16名职工要把3600多块耐火砖、500公斤注浇料通过扶梯运送至烟囱侧面口,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来来回回20趟下来,腿像灌了铅,惠星明见此情况,说:“咱们改变一下工作方法,每人一节楼梯,这样能节省很多体力,还有时间休息!”技术员侯军武通过人孔进入烟囱后发现之前的墙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损坏,紧急调集人员对裂缝进行修复。由于人孔太小,施工的钢板很难进入,他们就把每块钢板切割成若干小块,一块一块吊入烟道内部,然后在烟道内把钢板用电焊进行焊接成整块钢板。
36岁的李胜利26小时不合眼驻扎现场,严控每一项检修施工质量,保证每一个检修节点按期完成;42岁的张晓峰钻进烟道独自一个更换了1200块耐火砖,每一块用心砌筑,每一平米用汗水浇灌,最终无缝对接平整完美;56岁的赵京尚独自爬上50米高的烟囱为3号锅炉加装烟气在线监测设备,为公司实现烟气实时监测并入国家网络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你我他的共同努力下,2号和3号炉烟囱烟道隔离工作原计划36小时提前至26小时,完成了两烟道隔离,有效烟气净化脱硫脱硝处理,他们深知肩上的环保责任重于山,他们用扛起山的力量推动着煤化工公司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力以赴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报告主任,发现甲醇空分系统氧气压缩机组汽轮机转子叶片出现指甲盖大的断裂面,要求立即检修。”杜国波声音急促地报告突发情况。
得知这一消息后,煤化工公司领导班子紧急召开技术探讨会,商榷维修方案,第一时间与设备厂家杭州中能汽轮机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厂家表示要制作一个新叶片至少用时1个月,面对任务重、时间紧的检修任务,这显然不现实。 “要不惜一切代价对汽轮机叶片进行修复,公司要高度重视,聚全力缩短工期,保质保量!”总经理董选怀明确指示。经过多方的沟通联系,集思广益,研究更快、更好、更可靠的解决方案,最终在2天内完成了设备返厂、维修、动平衡等系列工作,距发现情况后60个小时后氧压机压缩机已恢复正常运行。看着空分系统正常运行,甲醇车间主任张喜林一筹莫展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边处理突发情况,一边还不能松懈现场检修。合成塔催化剂自甲醇系统2013年运行至今未曾更换,而合成塔催化剂的失活直接影响甲醇产率及质量,根据催化剂4年的使用寿命,此次催化剂更换工作也是首次,显得尤为重要。经过4年的高温炙烤,催化剂结构相当严重,人孔螺栓无法拆卸、催化剂遇到氧气后温度高达400℃,塔内燥热、湿闷等“拦路虎”问题严重阻碍了掏卸难度,回想起整个过程,副主任党宁感触地说:“真不敢回想那段日子怎么过来的!人孔螺栓卸不了,用气割切;塔内高温,就用惰性气做保护,作业人员佩戴正压式长管呼吸器,使用抽吸机开始作业;顶部绝热层与瓷球成堆,就让一队人员先用抽吸机对顶部瓷球及绝热层开始清理,另一队人员对底部卸料空螺栓拆卸;塔内不通风,就加通风机、10分钟换一箱干冰……那段日子大家个个像打了鸡血,一天只睡3小时,也不觉得累!”
18个人连续7天7夜的努力,用了4145根列管,掏卸40.8方催化剂,更换了22.6吨瓷球,他们倾尽全身所能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用对事业的那份坚持、执着、担当成为最可敬的人。
6月5日11时,当合格的氢氮气进入合成塔,当第一股液氨缓缓流出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圆满落下帷幕,与其说这是一场系统检修会战,不如说这是一次对黄陵煤化人风采的练兵,是对过去7年工作的阶段性检验,是对黄陵煤化工公司实现转型发展的实战预演。(王媛)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