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媒体报道

球友会(中国):小身板蕴含大能量

发布时间:2017-05-23 10:05:13 作者:曹 川

 

刊登于球友会(中国)4版

 

“点击断路器图标,进入操作界面,输入登录密码,点击遥合按钮进行遥控预置,确认返校正确,点击执行。”这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机电公司供电所的供电系统维护后台远程操作的一个流程。负责操作该流程的,是该供电所技术员齐延辉。这项工作他一干就是9年。在这9年里,齐延辉从一个刚刚毕业的毛头小伙逐步成长为矿区供电大拿,还成了岗位创新人和技术带头人。

 

养成好习惯提高能力

 

今年30岁的齐延辉,2009年从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黄陵矿业机电公司,从事供电技术工作。

为了尽快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齐延辉经常和线路维护班一起进山钻林,详细记录每一条线路的杆塔型号、线路长度等。他还和检修工一起扛设备、做试验,将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定值、每台设备参数等信息烂熟于心。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跑到老师傅们身边询问,边问边做记录。

2015年,矿区侯庄和香房两座35千伏变电站进行无人值守改造,他白天跑现场,晚上在办公室看图纸。有一次遇到后台监控改造方面的难题,已经晚上10点多了,可他还是坚持给检修班长拨通了电话,探讨完问题已是第二天凌晨。

翻开齐延辉工作以来的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变电站的设备基本信息和曾出现的隐患、分析步骤、解决方法。对于齐延辉来说,正是这样的好习惯培养了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项创新成果都有他的贡献

 

“供电所负责运行维护的供电网络点多、线长、面广,要全面实现安全管控就必须在制度上规范、在技术上创新。”供电所所长岳庆说,“近年来,供电所依靠管理和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科技之路,齐延辉功不可没。”

2015年,矿区进行无人值守变电站改造,齐延辉重点研究“无人值守+无人机+人工”的联合巡检和立体巡检,使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巡检融合,形成了一个广泛的、信息高效互联互通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的新模式,夯实了矿区用电安全技术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无人值守运行机制,齐延辉参与完成了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等的编制工作。

供电检修试验工作要使用大量的连接线,人工绕线速度慢,经常延误工作。齐延辉经过研究,利用电动调速电钻设计制作了电动绕线器,解决了这一难题。2016年,他利用废旧调压器、转换开关制作出工作电源操作台,解决了试验检修现场无直流电源的难题,该设备可提供多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直流电源。

“齐延辉爱钻研、有想法,我们公司的可移动式高压开关柜、线路电杆运输车等都是他设计制作的。”供电所党支部书记肖险峰说。

 

成长为技术带头人

 

“供电工作主要靠技术,没有技术可不行,特别是后台维护,那更需要精湛的技术。”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经理张代说,“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有任何动作,供电所的技术人员都会从后台监控观察到,通过分析,指挥值班人员操作。”

2013年,齐延辉和检修班到矿区进行设备例行检修时发现,花家庄35千伏变电站的6千伏系统接地电容电流过大,已超过《球友会(中国)安全规程》的要求。他立刻查找资料,协同合作单位对供电所管辖的变电站逐一排查并找到出问题的地方,测试接地电容电流,通过在变压器的中性点安装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对电网单相接地的电容电流进行自动跟踪补偿,并根据设定的脱谐度实现欠补、全补、过补运行或采用手动进行固定补偿,很快解决了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大变电站后台监控力度,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在今年初引进了一项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监控技术。

“这项技术实现了手机对变电站的全程视频监控,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对变电站进行灯光、风机、水泵、警笛的远程控制,解决了变电站日常管理困难的问题。”齐延辉说。(曹川)

 

链接:http://epaper.aqsc.cn/mtb/epaper_founder/mtb/content/2017-05/22/node_14.htm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