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天!跟李凯军聊起毕业后来矿的工作情况时,他清晰的说出了自己来矿参加工作的天数。看得出,这是一个细心的小伙子。
1988年8月出生的他,2011年7月从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二号球友会(中国),从一个学生娃转变成一位矿工。无论是在基层一线轮岗实习,还是在机关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他待过的每一个地方,大家对他评价都很高:小伙子干活踏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到一线是最好的锻炼
2011年,李凯军到矿上开始下区队实习,当时大多数人都愿意待在地面,在区队办公室整理内业资料,接听电话。他却要求到井下现场去实践。用他的话说,不去现场,书上学到的理论就没了用处,理论还是要跟实践结合的,一线是对自己最好的锻炼地方。
在井下,他跟老工人一起,回风巷拉底,拆卸瓦斯管道,来自农村的他,不怕苦,不怕累,赢得了工人的赞扬。一次,在跟几个工人一起往回风巷外送瓦斯管道的时候,因为底鼓,巷道路面高低不平,又滑,尽管已经很小心了,他还是滑倒了,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在井下抬东西,当滑倒的时候,不能把自己的那一头抛下,那样会伤到前面的人。尽管已经闪到了腰,李凯军还是忍着痛把瓦斯管道给扛住了,赶紧叫工友接过去。当时,正值井下人员紧张的时候,李凯军没有向队上说自己闪着腰的事,又坚持上了两个多月班。直到现在,他伸展腰部的时候,以前受伤的部位还会隐隐的痛。
后来,他又辗转在皮带队、机电队、瓦斯抽放队轮岗实习,不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样的工作,不论苦累,不论轻重,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工作就要实实在在的干
2012年7月,李凯军调入安监部,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到安监部负责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重新修订完善“三违”处罚制度,这对于从没接触过安监工作的他来说,难度可谓不小。为了让制度贴近现实,易于操作,李凯军几乎天天到区队找队长书记沟通,收集各区队各岗位的常见“三违”现象,征求区队对三违处罚标准的意见,让制度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能符合实际。他在日常下井的时候,常与职工交流探讨,精心编撰出了《习惯性“三违”以及处罚标准》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
2013年初,矿业公司开始探索推行“双险双控”管理模式,按照领导要求,李凯军负责“双险双控”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双险双控”管理模式要求上至矿长,下到普通职工,都要有找出本岗位的危险源、风险源以及相应的管控和预控措施。全矿251个岗位的风险源、危险源以及预控、管控措施,李凯军一个人逐个进行修订审核完善。
“那段时间,天天盯着电脑看,不合适的地方打电话联系区队修改,最后感觉眼睛都不是自己的了”。说起那段时间的工作,李凯军笑着说,“不过,学了不少东西。”为确保“双险双控”安全管理模式落到实处,李凯军设计制作出双险双控考核手册,每周对各区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形成了闭环管理。2013年,在二号球友会(中国)安全生产精细化示范矿验收时,“双险双控”安全管理体系成为了二号球友会(中国)的一大亮点。
有人说他,有些工作,不必那么认真,干的差不多就行了。他却说:“那不行,领导信任我,把工作交给我,我就实实在在的把它干好。”
年轻人不能怕吃苦
人常说,年轻就是资本。李凯军认为,作为年轻人,在矿上工作,就不要怕吃苦,吃的苦多,学的东西才多,成长的才快。
2013年,二号球友会(中国)根据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求,参照高速公路道路规范对井下大巷的各个交叉口、里程牌以及行车警示进行规范。为确保标识精确,李凯军经常手持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一条巷道一条巷道的徒步核实,在图纸上详细标注各工作面、联络巷、水仓及躲避硐室的具体位置,图纸上未标识的开口位置,就下井用尺子或数管路编号的方法丈量,经常在井下一走就是十几公里,为二号球友会(中国)规范井下大巷位置提示和行车警示规范提供了精确的参考依据。
2015年1月,李凯军调入生产技术部工作,负责井下工程工程设计和管理,开始从事自己的老本行。在418工作面设计时,因为工期紧张,需要加紧设计施工图纸,李凯军用了三天时间,每天只睡三小时左右,将418工作面全部的施工图纸设计出来,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工。
2015年下半年,矿井三盘区三条开拓大巷掘进施工进入收工阶段,加上首采面301外围系统形成在即,各零星工程的协调管理成为矿井管理的重点,李凯军当时负责三盘区的管理,他每天除上下班时间外,吃饭、坐车、睡觉都在考虑各工程如何协调避免影响的问题,每天一个井跑现场协调各方,有时甚至上完一个零点班还未休息,随即换衣服再次下井去验收,以保证施工进度。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个月,直到系统的全面形成。
李凯军有两件宝,一个笔记本和一个包。笔记本用来每天写工作日志,从当天工作任务的布置、落实和完成情况到近期的工作重点,还有他自己规划的每日一学。工工整整的笔记,写出了他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背包是他入井的搭档,里面装的是井下现场工程施工质量测量工具,卷尺、线绳、喷漆等,每到一处上尺上线,做到心中有标准,行动有落实。
只有热爱自己的行业、专业和岗位,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李凯军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无数个像他一样的黄矿人,默默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为 “打造四个示范,实现绿色强企”的黄矿梦凝聚发展的正能量,托起黄陵矿业美好的明天!(官贺)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