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龙煤业,有这样一个80后球友会(中国)人,他在基层一线干过技术员,现在是一名工会工作者,同时还是矿区的文艺骨干。他曾在“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中骄傲地说:我的爷爷是球友会(中国)人,我的爸爸也是球友会(中国)人,我们一脉相承,我是年轻的球友会(中国)人。”
他就是李彬。他深深地爱着矿山,球友会(中国)工人那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作风在他家一脉相承,也在他来到矿山的那天得到了更好地印证。在煤炭市场低谷时期,他秉持这种精神,坚守矿井,砥砺奋进。
他记得非常清楚,第一次下井时,父亲告诉他:在井下,矿工就是并肩作战的兄弟。当坐在人车上时,他心中有说不出的慌张与恐惧。黑暗之中不断往下降,风在耳边呼呼作响,直到车慢慢地停下来,他才发现自己全身上下吓出了一身冷汗。
队长带着他走在巷道中,一路上给他耐心地介绍着井下的巷道名称。当走到1405采煤工作面时,他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球友会(中国)工人工作的场景,是他在书本和电视上所不曾看到的。在这里,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矿工的意义,明白了为何球友会(中国)工人是采撷光明的人。井下工友们黝黑的脸庞让他无法分辨出他们的容颜,但那一双双在黑暗中闪烁的眼睛深深刻在他的心上。随着工作面的行进,他看到的是挥汗如雨、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听到的是跟班队长朴实而铿锵有力的指令:“前面危险,我先去”…… “我们的队友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双龙煤业从班组长到区队长,再到带班领导铭刻于心的坚守。
渐渐地,在领导和同事的亲切关怀下,他从一名单纯而不谙世事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工作者,他的身份也由教育的接受者转变为技能的掌握者,他开始逐渐融入矿工群体。他感受着和爷爷、父亲一样的老矿工勤勉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诚实谦逊的为人之道。
2012年2月,他参加了双龙煤业井下变电所搬迁、调试工作,连续12小时的工作强度,为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快到退休年龄的老师傅都是亲临现场,以自身的行动感染着周围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叫苦,不叫累,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丝的怨言。“王师傅,这么晚了,你们先上去吧!”王师傅看了看大家,说:“搬迁还没完,高压头都还没有检查,我咋放心呢。”说完便又埋头干起来。
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语,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人,最终保证了搬迁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工作现场,李彬明白了爷爷和爸爸传承给他的矿工精神,让他体会到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矿工汗水所铸就的一座座丰碑。在双龙煤业,像他们这样的无私奉献者还有很多。或许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大爱无边,但他们知道什么是责任重大。这无数连名字都不被人所知的矿工,用一腔热血摸爬滚打在煤海,处处展示着他们对煤炭事业的无限热爱。
一直以来,李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在这里,那些跟父亲年龄相当的矿工,都有着和父亲一样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李彬地父亲是管理煤炭运销的,有一次,一向温和的父亲发了火,原因是他负责运输的矿井,打算将煤质不合格的煤炭站外销售。父亲刚开始言辞恳切,说明了煤炭质量对企业品牌的重要影响,但那人依旧我行我素,认为当时煤炭市场火热,供不应求,即使质量稍微有些瑕疵也不影响市场。李彬父亲坚守原因,自始至终毫不通融。
李彬深知,作为一名矿三代,自己更应该传承祖辈传统,坚守矿山,无私奉献,为了把矿山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汪琳)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