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 球友会(中国)5版
三个人的除夕
——陕煤化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焦沟变电站值班员春节值守侧记
2017年1月27日早,陕西黄陵店头镇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驱车前往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焦沟变电站的路上,路边农舍冒出的缕缕青烟让积雪掩映下的大山有了些许生气。1个小时左右的颠簸后,笔者来到了位于子午岭桥山深处的焦沟35千伏变电站。
从站内向外望去,破败不堪的活动板房、萧条的大山与干净亮堂的变电站形成了鲜明对比。
“之前还有建设风井的施工队驻扎在,那时饭厅、商店、洗澡堂一应俱全,现在就只剩下了孤零零的变电站陪伴我们了。”值班员胡鑫边擦着玻璃,边和笔者聊着。
一个处于深山的变电站,里面只有三个值班员,他们的春节是怎样度过的呢?
认真地巡检
早上7点50分,吃完早饭后,值班员常三喜和汪东晨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是焦沟变电站常三喜,今天我和汪东晨值班,运行一切正常。”向公司电力调度汇报完工作后,常三喜拿起记录本认真地记录着变电站的负荷变化情况。
8点,汪东晨递给笔者胶靴和安全帽让笔者跟在他的身后,叮嘱笔者注意安全。今天笔者也和他们一样,成了一名变电站值班员。
据常三喜介绍,焦沟35千伏变电站为二号球友会(中国)一号风井供电,是一座矿山风井变电站。
“干供电行当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日常巡视检查中不能有一丝马虎,任何一个小纰漏都有可能造成线路跳闸和大面积停电事故。”汪东晨指着配电柜向笔者介绍,配电柜里面的二次线路,一个小小的端子螺丝没有拧紧就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在35千伏室,汪东晨仔细观察着配电柜里的接线端子,他一会儿用耳朵听听,一会儿用鼻子闻闻。他说,冬季干燥,导线的接缝处容易产生火花,这些细小的隐患用耳朵仔细听、用鼻子细细闻就能发现。
“每天都要巡视一遍吗?”笔者问道。
“一年365天,天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在岗1分钟,坚守60秒,不能因为逢年过节就不干活了嘛。”汪东晨笑着说道。
回到主控室,值班员常三喜认真地监控着电脑上的用电负荷。见到笔者后,他招呼着:“今天胡鑫休班,他给大家做饭,中午留下来一起吃个便饭,味道不错哦。”
温馨的午饭
中午时分,笔者老远就闻见从厨房飘出来的香味。走进厨房,环顾四周,不足5平方米的空间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常三喜介绍说,变电站距离矿区远,平日购买日用品不方便,值班员就在站门口开垦出一片菜地,种些时令蔬菜,绿色实惠。
在站长胡鑫娴熟的刀工下,一盘莴笋切好装盘,刺溜下锅,来回翻炒几下,放上盐等调料后很快就出锅了。
打开冰箱,胡鑫指着肉和鸡蛋说:“前不久公司领导专门上站慰问了我们,送来了不少的蔬菜、肉和鸡蛋。”
中午12点35分,六菜一汤摆放到餐桌上,笔者和三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了年三十的午饭。
“凑合着吃吧,我能做出一桌菜也不容易了,别挑刺哦。”胡鑫笑着说,自己以前不会做饭,自从到变电站上班后,做饭、种菜、洗衣样样都要自己来,现在都快练成“男保姆”了。
“站长,鱼香肉丝里的豆瓣酱放多了,盐大得很,把香味都盖住了。”一边的汪东晨调侃道。
“不应该呀,我放豆瓣酱的时候还专门尝了一下,就怕放多了。”胡鑫疑惑着夹起一口放到嘴里尝起来。
“我开玩笑的,别介意,站长。”汪东晨在一边偷笑。
“你小子,一天就会拿你哥开玩笑,一会吃完你洗锅。”胡鑫也笑着说。
祥和的夜晚
下午2点10分,汪东晨收拾完碗筷,到站门口贴春联。“新年新气象,虽然在深山变电站,但我们过年的年味不能减。”汪东晨说。
下午4点,汪东晨和常三喜在主控室监视着电网的负荷变化,胡鑫在厨房准备年夜饭。“晚饭简单,弄些菜和馍,最后给每人来碗汤圆,团团圆圆嘛。”
晚上7点35分,大家一边吃着汤圆一边和家人用微信拉着家常,汪东晨时不时给亲戚发个红包,他说,“目前已经发出去300多元的红包了”。
晚上8点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三个男人坐在一起,一边关注着屏幕上的供电情况,保证设备运行正常,一边有说有笑地聊着工作、谈着家庭、看着春晚。
走出变电站,夜晚的焦沟寒风刺骨,静得连输电铁塔上的电流声音都能听到。这个万家欢庆的夜晚,虽然这里只有三个值班员,却也如家一般温馨。(曹川)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