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基层动态

治亏创效要弘扬工匠精神

——机电公司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纪实

发布时间:2016-07-19 15:31:04 作者:曹川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就意味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保持一颗求真务实、专注敬业的匠心,普通的车床一样能缔造出完美的“艺术品”,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机电公司作为矿区的生产服务单位,有职工245人,所覆盖的业务包括机修机加工、供电、供水和信息化工作,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特别是该公司所属的机电总厂担负着整个矿区综采成套设备的维修工作,生产加工的托辊更是获得煤安认证。近年来,煤炭市场低位运行成为行业常态,该公司又是怎样以高质量的维修和服务赢得用户的青睐?

“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煤价持续下跌,公司生产单位的盈利能力降低,我们日常的运营也是举步维艰,不仅费用降低,而且活量也在减少,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以‘弘扬工匠精神,做精益求精的机电人’为抓手,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矿区的质量和能力,持续提高各项工作的运行水平”。机电公司经理张代介绍说。

一个只有245人的矿山生产服务单位,是如何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的?7月18日,笔者在机电公司一探究竟。

“精益求精”的维修

走进机电公司,“机修铸精品,水电到分秒,信息搭平台”十五个醒目的大字总是能最先吸引人的关注,自该公司2008年成立至今,这样的工作标准已成为职工在岗位作业中的共识。

“干工作要以绝对负责任的态度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在岗位中要不断总结优化、提炼完善,不断精心雕琢,追求完美和极致”。机电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朝阳说。在日常工作中,职工坚持“999”作业确认模式,通过岗位前、中、后的9项确认,不断优化岗位作业工艺流程,细化作业标准,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确保了所维修和加工设备零配件的质量,同时对自身的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交货。

在日常大修工作中,一整套设备维修完好后,该公司都会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收,大到设备外观、性能,小到设备配件的尺寸大小,一整套的验收标准杜绝了职工在维修中的投机取巧心里和残次品的出现。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设备维修跟踪记录,从设备入厂编号到零配件维修及试验都有详细的记录,用户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通过检修记录便能查到维修人。同时,对因个人原因造成设备运行故障,该公司对维修人进行处罚,对于高标准完成检修工作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

2013年,该公司将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五项元素纳入日常工作管理中,以全面细致,最精最优,和美高超来要求职工日常岗位作业,不断提升岗位作业能力和质量,达到无事不完美,无事不卓越的工匠氛围。

2014年,该公司为干部职工搭建了“益新家园”、“益新基点”两个微教育平台,使职工在提升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准则的提高,树立职工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使职工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该公司职工李军东是一名车工技师,擅长各类精密零件的加工,他加工的零件误差达到微米级,他的“滴水不漏”车工绝技展示更是把车工干到极致。

保养讲求质量和效率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煤炭行业去产能在稳步推进,随之而来的生产矿井缩减产量,设备维修次数也在不断减少。作为矿区的生产服务单位也面临着大修活量降低,大修费用缩水的不争事实,如何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谋求发展,确保企业“大盘子”稳定,或者说怎样活下来?机电公司经理张代给出了答案。

“煤价持续下跌,我们矿区周边很多矿井逐步减少了外修量,对于矿区机电设备的维修大户,一方面不利的外部环境刺激,另一方面,公司内部的大修费用降低,这些因素倒逼着我们必须要提高维修和后期保养质量,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和意识,只有自己的产品做到完美,加之高质量的后续保养才能不断赢得用户认可”。张代说。

笔者了解到,该公司每年要承修4至5套液压支架和大量的开关,一整套综采设备维修完直至用户使用,该公司对设备质量一直进行紧密跟踪,确保了后期保养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断精雕细琢,追求设备的极致完美,使用户用的放心、安心、省心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只要一个电话,我们会实行上门维修服务”。机电公司机电总厂党支部书记王新民说。据王新民介绍,机电公司一直坚持用户至上的工作理念,不仅从前期维修讲求精益求精,更是在用户后期的使用中确保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机电公司坚持设备使用“回访”机制,定期组织技术团队到用户使用现场进行调研,和用户进行座谈交流,对设备在使用中的各项性能进行详细记录和全过程监测,不断提升自身维修质量和服务能力。

“工匠模式”团队化

高质量的维修成果背后是顶尖的工匠团队,顶尖的工匠团队背后是企业的人性化机制。

“矿业公司十三五规划为矿区描绘出宏伟的蓝图,作为矿区的生产服务性单位,我们也步入公司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随着企业的升级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质量的工匠团队需求日益强烈”。该公司党委书记党建伟介绍说。

煤炭市场低位运行,人才流失严重是实情,而要留住人才,使人才逐步成长为岗位上的工匠,不断助推企业发展,就要让企业成为“职工干事创业的乐园、幸福生活的家园、成长成才的校园。”

机电公司坚持人才培养向一线倾斜,建立起了“连锁式”的人才培养机制,使青工逐步成长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据统计,该公司自成立至今,技师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8人,职工队伍里更是涌现出陕煤化集团首席技师李海清。

据了解,该公司通过五星员工考评激励机制为一线职工打开晋升的通道,通过“三功两素”修炼使职工练就岗位绝活,定期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更是职工练就本领不可或缺的。

“师带徒的模式看似固定老套,可却是行之有效,通过师傅跟踪培训使工匠团队化,为公司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该公司机修车间主任、陕煤化集团首席技师李海清说,他先后带出的5名徒弟现在都成了岗位上的“大拿”。

近年来,机电公司转向精益化运营,坚持中级工、高级工技能人才双向培养两不误,自身服务矿区生产的能力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该公司的工匠团队树立对产品负责,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坚持对用户负责,对自身负责,不断提高维修质量和产品合格率。更是凭借着工匠团队,发明出具有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作业效率的设备设施。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公司“五小”发明140余项,科技创新16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15项,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近千万元。(曹川)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