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生产建设

二号球友会(中国):工作面安装从“毛坯房”到“拎包入住”

发布时间:2016-06-24 10:13:34 作者:钟祥熙 史灏

本网讯   “这是咱的新‘家’,从设备条件到生产环境都达到了精品要求,准备队全都给咱们安顿好了,接过手就直接可以出煤。”二号球友会(中国)综采二队跟班副队长马晓峰在刚刚安装完成的414综采工作面向工友们说道。

回想起以前刚刚接手109、111工作面的时候,职工们思绪万千。由于工作面已经成型,没有专用的多功能车运输路线,搬运大型设备时经常堵车;工作面“巴掌大”的地方,这边搬运设备,那边调试支架、挂牌版,车坏了、路不行、人手不够需要支援......煤机、支架、运输机、转载机及设备列车只要能放在指定的位置就标志着安装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综采队在工作面正常生产前还需要对供液供电系统进行完善、进行设备联合试运转及整理工作环境,费时费力。

近年来,二号球友会(中国)生产系统不断优化,为了顺应企业发展形势,该矿准备队通过做好前期准备、不断的优化安装工艺、改善作业环境,将出煤的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安排,为正常煤炭生产接续提供了有力保障。

 

 

做足安装前期的准备工作

多功能车是工作面安装的关键,工作面所有的大型设备都需要多功能车从地面运至工作面安装地点。该矿在工作面安装之前将多功能车的配件准备充足,及时对每一台车进行维修保养,对每一台多功能车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对重点车辆跟踪管理,及时掌握每一台车的性能和车况,保证车辆及时正常工作;

安装过程出现材料、配件准备不足或是配件型号不符等问题也是影响工作面的安装进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前期物资准备过程中,该矿利用“菜单式”管理方法,将安装所需的设备、配件、工器具及材料等物资按照设备配件部分、供电系统、供液系统及超前支护划分为四部分,并列出每部分的设备安装清单,对照清单对每一部分的物资逐一进行型号、数量及存放位置核实;对急需和关键环节的材料、配件,比如回风超前支护材料、设备列车乳化泵站部分及工作面临时供回液管路等物资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工作面安装准备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该矿准备队还提前对414回风巷和414辅运巷的路面进行起底、铺筑,解决辅助运输和通风两大问题。按照清洁回收、重复利用的原则,采用分层起底的办法,最大限度的回收表层的三合土,运至414辅运巷二次利用铺筑三合土路面,节约成本,缓解辅助运输压力,节约工作时间。

 

 

安装工艺大胆革新、不断优化

该矿准备队结合以往安装经验,对414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工艺进行了优化。先安装设备列车,形成临时供液系统,再安装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等设备,使设备列车后期的完善工作和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的安装工作可以同步进行,省去了临时泵站的环节和临时泵站硐室的施工,有效的缩短了安装工期,降低了巷道施工成本;对巷道布置进行了优化,对比407综采工作面调车线路巷道布置,414综采工作面在巷道掘进过程中,缩短靠工作面最后一个联巷和进架通道距离的方式,在该联巷和进架通道就可以完成多功能车的掉头工作,不再施工调车绕道,简化了巷道布置形式,节省了100m巷道施工成本,同时也省去了安装后期对调车绕道的封闭工作;针对井下组装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该矿准备队大胆创新,在地面对所有安装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将设备整体运至工作面,实现了安装工艺上的新。

 

 

改善现场环境,安装工作更加规范

该矿准备队通过“六零”及“菜单”管理,降低材料、配件费用支出。地面建立设备配件入井台账,井下建立设备配件接收台账,台账记录清楚时间、班次、配件名称、数量及派送人、司机和接收人;结合多功能车人况、车况及路况的“三况”确认和“人、机、物、环、管”五要素编制多功能车运输岗位作业菜单,保证车辆从开始使用到使用结束都按照一套完整的程序进行安全确认,保证运输安全;根据“五精”管理中“作业创精优”的要求,在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工作中,将程序化作业融入到设备安装的各个环节,保证设备安装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将“五精”管理的各项要素融入到设备安装现场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作业现场进行区域划分,分为设备安装区,备用设备堆放区,小型配件摆放区等,保证现场设备、材料等整齐有序;并在设备安装区域安装照明灯,保证安装现场视线清晰,提高作业安全。

此外,该矿在414工作面胶带巷超前范围内安装两组框架交错式ZQL2×5000/21/40型巷道超前支护装置,相互推拉,支护进风顶板,支护距离29.5m,有效的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了不安全因素。

如果说该矿准备队以前是一支“工程队”,那么现在的准备队应该是一家“家装公司”,能在短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装修”工作,让“客户”满意的拎包入住。(钟祥熙 史灏)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