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推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建立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实施,陕煤化集团在网站、微信平台、煤化专刊开设“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栏目,陆续刊发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在化解过剩产能、治亏创效、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的新闻报道,通过一系列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宣传集团公司改革的政策背景、方针原则、实施细则,并宣传推广基层各单位在企业改革、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以促进集团公司新一轮改革发展顺利推进。
陕煤化集团“化解过剩产能 实现脱困发展”系列宣传报道之一:
调结构适应新常态 去产能转型谋发展
——写在建立集团公司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长效机制之际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钢铁、煤炭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安全生产隐患加大,对经济发展、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2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去产能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改革措施和组织实施中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通知下发后,业内的主要企业都相继做出反应,结合自身实际拿出了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说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社会变革转型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改革步伐,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实现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回顾集团公司十余年发展之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团公司抓住了煤炭行业蓬勃发展的市场机遇,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壮大和良性成长,集团公司在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职工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市场经济波云诡谲,瞬息万变,2012年以来,集团公司遇到了重组以来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在行业持续遭遇寒冬的大背景下,寄希望于行业周期性的好转,寄希望于熬过一两年寒冬,就能迎来春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可能的,只有丢掉幻想,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引导资源衰竭、灾害严重、产能落后、扭亏无望的厂矿有序退出,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治亏脱困,才能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国务院对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反映了国家对钢铁、煤炭企业当前困难的关切,凝聚了各方的共同努力。按照文件精神,集团公司在已有十项改革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一系列“治亏创效”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近日,在多方调研,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制定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建立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集团职代会团(组)长会议审议,并经集团党政联席会研究通过后印发。可以说该《意见》的出台,是全面贯彻国务院相关文件和集团公司治亏创效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三项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人多,包袱重,竞争力不强等主要问题,对于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集团公司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改革总会伴随着艰难的抉择,改革总是伴随着舍弃和拥有之间的反复权衡。过去我们的职工在企业建设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已经铭刻在企业跨越发展的丰碑上,永远不会褪去。而未来,尽管市场艰难,我们的企业,都会最大限度保证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满足大家的合理诉求。我们相信,今天我们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做出了选择,必将给企业以继续前进的希望和动力,而投身于本次改革的每一个个体,无论是离开或是坚守,都必将传承着陕西煤化人优秀的精神品格,在时代的潮头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摘自《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长效机制意见宣传手册》前言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