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工会信息

一号球友会(中国):好媳妇的幸福定论

发布时间:2016-03-08 09:34:38 作者:段倩 张英

本网讯  别人的365天总有调养精神,吃喝玩乐的时候,她们的365天却被家庭琐事安排的满满当当。侍奉公婆、逛菜市场、做可口的饭菜成了她们生活全部的主题词。面对生活的不尽人意,她们没有退却,却也因为“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这样的称谓深感知足与欣慰,享用着属于她们的幸福。让我们走进一号球友会(中国)的好媳妇。

柔肩扛风雨

郝雪焕,一号球友会(中国)皮带队职工袁忠岁的妻子,48岁的她2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患有半身不遂的婆婆、尘肺病的公公。年龄不大的她在孝敬老人上有着独特的见解:“老人不图吃得多好、穿得多好,不让他们担心就是做儿女们最大的孝顺,老人心气好了,身体健健康康的,就是我们的福气。”结婚20多年,她像对待父母一样和公婆和谐相处,婆媳之间从未因生活琐事红过脸、拌过嘴。

自嫁入袁家后,郝雪焕伺候公婆生活起居,每天端屎端尿、换洗尿布和衣物,从不嫌脏嫌累,给老人做喜欢吃的,每天盛好饭菜耐心喂他们吃饭,天气好的时候,总不忘将他们推到外面晒太阳。她还考虑到老人牙齿不好,为了迎合老人的口味她经常把食物煮得很烂。一天三顿,一年365天,这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日子就在她不辞劳苦的洗涮中平静流淌,尽管很累,但看着健在的老人、和谐的家庭,郝雪焕的幸福溢于言表。

然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袁忠岁感到身体不适住院,被查出患肝癌,这个脆弱的家庭再次受到沉重的打击。那时,公婆年事已高,且常年患病,25岁的女儿患有小儿麻痹也需要人照顾。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压到郝雪焕瘦弱的肩上,她没有退却,把女儿托付给亲戚照顾后,几乎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的钱,在医院寸步不离的陪着丈夫。为了尽可能减少丈夫身体的病痛,帮助他重燃生活斗志,郝雪焕几乎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考虑到自己记忆力不好,她把丈夫用药的日期、名称、剂量等一一记录在本子上;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一日三餐变换着花样做饭;为了不让丈夫的肌肉萎缩,她每天睡前坚持为丈夫按摩,只期待他状态更好。

“作为丈夫,我拖累她的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年,她一心为这个家操持,照顾我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别的女人都讲究吃穿,雪焕跟上我就没穿过几件像样的衣服,没吃过几顿好饭,更别说过一天舒心的日子。”谈及妻子这么多年来为家庭无怨无悔的辛苦付出,袁忠岁不停地抹眼泪。

久病床前有孝媳

徐彩云,一号球友会(中国)通风队职工张中山的妻子,28年来,默默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2005年,公公突然身患肺气肿,为了让公公在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每天无论多忙多累,始终在医院陪伴。给公公喂水喂饭,洗洗涮涮,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在床上一躺就是2年,徐彩云为公公擦身、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她的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云待我们比亲闺女还亲。”

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2010年,公公病逝,邻居们感念她的孝心,一个个自发地前来帮忙。望着伤心的徐彩云,熟知她的一位邻居老人心疼的说:“我送走过那么多的老人,从来没见过这样孝敬的媳妇。”

公公去世后,婆婆心理上受了很大的打击,竟患上了老年痴呆。徐彩云便每天给婆婆讲故事,伺候婆婆洗脚,穿衣,婆婆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出门时总是亲自搀扶婆婆,生怕老人磕着、碰着,在家为婆婆做喜欢吃的饭菜。当问到徐彩云,整日伺候婆婆有无怨言时,不善言谈的她不好意思的脸庞有些绯红:“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份。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样做,我的子女也都在看,也是对他们一个好的教育。”

在这些媳妇的观念里,对家庭的尽职尽责是她们的本分,对公婆的付出是她们的义务,她们将这样的本分与义务同样视为自己的幸福,也正是如此美德的传承,让所在的街坊邻居羡慕不已,也正是这样的一些平凡小事,汇成了矿山社区生活里的美好旋律。(段倩 张英)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