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今年八十了,除了有点儿瘦、耳朵有一点儿背,身体还很硬朗,吃饭和我一样多,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一点儿也不输年轻人。邻居见了总说:这老头真精神,不像八十多岁的人。
1956年,老爸20多岁,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怀揣着满腔的理想信念,从江苏老家支援大西北到铜川矿务局工作。刚来时怎么也不适应,老家青山绿水、鱼米之乡,这里山高路险、贫瘠荒凉,随着时间流逝,慢慢的在这里工作,成家立业也就适应了。退休了,虽然隔几年在老家住一段时间,但这里的气候比老家好就吵着要回来,反而不想常驻老家了,他对这里生活工作五十多年的地方也有了深深的感情,在这里一呆就是一辈子。
老爸不苟言笑,对我们管教也很严。小的时候,只要是我在外面惹了事,或是和弟弟争吵了,他不问原因,挨打的总是我。那时候我很是不理解,心里总是抱怨,是不是亲生的。包括学习也一样,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只要成绩不好就是挨打。我记得上初中二年级时,当时贪玩,上课不听讲,到期末考试好几门功课不及格,老爸气坏了,一顿暴打。暑假时,逼着我上当时的职工补习班,可能是自己也感觉到太丢人了,因为小学升初中时自己是保送生,不用参加考试,直接进重点班,为此,老爸还奖励了一支金星钢笔,当时那个自豪啊,一直用到上高中,经过一个暑假补习,把拉下来的课程都补上了,总算看到了老爸脸上的一丝笑容。现在想想,那时的父母都是这样的,对子女要求很严,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讲什么教育方法。
老爸是一个爱读书、爱看报、爱写字的人。他年轻时,读《古文观止》、《上下五千年》等,还从矿上的的阅览室借书让我们看,我们兄弟也受到了感染,闲来无事时也看看书。他现在年龄大了,眼睛也不太好了,但是每天还是坚持看一会儿书。有次,我从矿上拿回来发的《黄陵矿业公司志》,他看了好长时间,对公司的发展历程有了翔实的了解。前几天,公司为候车职工方便办的书香驿站开放了,他满心欢喜的说:这下好了,有地方去看书了。也许是以前坐办公室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他经常让我给他找些报纸看看,了解公司和矿上的情况。同时看过的报纸也没有丢弃,他用来写毛笔字,每天坚持写正反两面,一百几十个字,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雷打不动,现在有时还练习钢笔字。他临过的帖子很多,有颜真卿、米芾、柳公权……,不过字的进步不大,他总说是找个事做,自娱其乐。我记得,我小时后他就开始写字,还让我们写,说是字是人的门面,看了你的字,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字如其人嘛。我们小只顾玩,草草的写了几个字就跑了,以后也没有坚持下来。前一段,双十一的时候,我在网上给他买了一些宣纸让他练字,他高兴的说,和报纸的效果就是不一样,写着有感觉。
老爸有很多习惯,生活规律、不爱交际、总是自己锻炼。在老矿时,早上起来,到铁路上的平地走走,有时和退休的老说说最近的事,但大部分时间是听别人说。现在,他一个人天气好了就下楼,围着家属区转转,有时候到矿区医院走一个来回。晚上,看会电视,不到九点就上床,看看书,自己按摩一会儿就睡了,早上也是一样早早就起来了,在床上按摩、看书,在屋里做自创保健操,然后,打打纸牌,他说这是活动手指、锻炼大脑,早睡早起的习惯一直坚持着。
我每天上班很早,他总是倒好一杯开水,下班一是一样,每天都能感受到老爸暖暖的爱意。虽然他老了、年纪大了,不能为子女做什么了,可我总是觉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的很多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也感染着我们。(作者单位:一号球友会(中国))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