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文学天地

赵永强散文——勤俭节约 永不过时

发布时间:2015-12-17 09:43:42 作者:赵永强

 

本网讯  爸爸是个非常节俭的人,有时节俭得让人受不了。还记得小时候,吃饭,他总是磨蹭到最后,等到我们狼吞虎咽打着饱嗝起身时,他会坐到饭桌前吃残羹剩饭,把我们吃剩下的碗底用开水冲一下,掰剩的馒头放入碗中,自得其乐地说:“这样才有营养!”我们桌上掉下的米粒儿,他会用筷子头粘起,自言自语地说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现在,老爸依旧如故,还是那样的节俭,那样的爱惜粮食。我相信在我们记忆的很多的片段中都有这一幕。

后来,慢慢接受教育,学的东西也多了,懂的事自然而然的也就多了。在看《心田留与子孙耕》中是这样写道:“在生活贫困的时候,懂得节俭,不足为奇。在生活富有的时候,坚持节俭,才难能可贵。”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再也不是以前的粗茶淡饭,饭菜花样多了,味道也比以前好太多了,可是也见不到以前吃饭的那种场景了,现在有多少人吃饭还会像以前那样?少之又少吧。

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是一个人的优良素质的体现,更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俭有助于一个人的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历史,从古到今,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企业,在强国富民的创业过程中,都离不开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可谓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就譬如说,现在全国煤炭市场不景气,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有好多人就会讲现在的工资、效益什么的不如以前之类的话,许多企业也开始实施很多的方法措施,勤俭节约占很大的一部分。可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想想,在煤炭市场景气的时候,有多少人知道勤俭节约,假如当时就有这种意识,一个企业能节省下来多少钱呢?能干多少事呢?不要因为市场不行了才想起勤俭节约,我们要时时刻刻的将这一优良传统继承下去。这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富国强民的基本条件。

节俭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创造,在完美的链接下,一件一件的去完成,我们的财富不是会越聚越多吗?更多的财富下,我们追求精神的解放,精神的富有,我们离幸福目的地不就近了吗?节俭是应该作为一种习惯的。只有节俭的人才会长久、富裕、安康!

 

                                 (作者单位:瑞能煤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