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29日下午,煤化工公司热电系统1#锅炉一次点火成功;11月30日下午, 4#焦炉炉顶导烟车、地面除尘站联动试车成功,正式投入运行。至此,以4#焦炉为核心的生产区域基本形成,园区水、电、气、热系统全面投入试生产,标志着煤化工公司提前30天完成了基建、生产转型的目标任务,同时安全生产无事故累计1148天。截止目前,煤化工公司累计调入精煤204807.66吨,生产焦炭29295.62吨、煤焦油542.8吨,销售焦粒227.86吨、煤焦油384.74吨,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1年是煤化工公司转型过渡的起始之年,是煤化工项目建设实现重点突破的关键之年。公司领导班子根据年初董事会下达的目标任务,围绕工作大局,转变作风,调整思路,多管齐下,从工程建设、生产准备、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打好生产转型攻坚战。
在工程建设方面,公司先后开展“决战5.20”、“决战50天,实现投产年”两次劳动会战和“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落实安全建设各项措施,严把“三关”(把好质量验收关、把好施工秩序关、把好材料“准入关”),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全力以赴保工期。克服图纸到位难、雨天施工难、设备到货难等诸多实际问题,委派专人长期驻守设计院催图;精心组织施工单位晴天抓紧施工,加班加点,抢赶工期;采供部门积极联系设备供货商,协调供货时间。同时,在资金筹措上,加快融资进度,落实了3亿元贷款,保证了建设资金需求。资金投向上,坚持向制约工程进度的重点、节点项目倾斜,向重点施工单位倾斜,按月考核工程进度,按月拨付工程进度款,确保工程在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公司累计完成投资157224.08万元,曹家峪园区备煤、炼焦热电生产系统基本形成,炉顶导烟车、地面除尘站、风机、煤气系统顺利运行,化产配套生产设备正在安装,甲醇系统全面开工建设,热电系统1#锅炉点火一次成功。10月6日曹家峪园区第一座焦炉顺利出焦,联动试生产一次完成。白石园区“四通一平”、改路、改河工作有序开展。
在生产准备方面,原料供应部门及早着手,积极构建供销渠道,为做好前期的原料供应和储备工作,掌握资源分布状况、搜集原料煤市场信息,多次在内蒙、宁夏、山西、青海等地考察炼焦用煤的市场供需情况,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参加大型订货会,与神华乌海能源、青海庆华集团等大型企业多次洽谈协商,分别与神华乌海能源、乌海友谊精煤、青海庆华集团、青海海晏煤化、宁夏太阳山等公司签订2011年下半年60万吨主焦煤、肥煤、瘦煤、1/3精煤采购合同。同时与运输单位达成合作协议,拟定了原料运输合同,制定了承运管理办法,确保原料煤供应运输畅通。与铁路部门沟通联系,申请洗精煤到站和焦炭发运新增户,签订了焦炭发运、洗精煤到站合同,积极落实焦炭用户,开展产品销售工作。基层管理单位进一步严密设备安装调试程序,细化工作流程,精心组织五大车单机试车,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各部位联动工作精准无误,切实有效地保证了4#焦炉生产转型的一次成功。
在文化建设方面,公司运用“三公”机制选拔聘任15名基层领导干部、12名运行主任、10名技术员、86名班组长,夯实管理基础,建立规范运作的高效管理机制。针对新员工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公司突出岗位操作和岗位安全两个重点,在员工中展开岗位描述考核评比,煤焦、化产车间开展联动开机、安全应急模拟演练等活动,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开展两次岗位描述大赛,评选出5名“岗位描述示范明星”,15名岗位示范标兵。规范班前会、交接班手指口述工作,重实际、重实干、重实效,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现场指导等措施,彻底规范了备煤、炼焦、化产3个生产车间的班前会和手指口述工作。近期即将开展的班组长、基层管理干部岗位描述大赛正在紧张筹备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全公司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基建与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12月份安全生产、建设目标,煤化工公司多措并举,制订印发了《干部走动管理办法》、《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办法》、《安全生产隐患闭合管理办法》、《决战2011年底30天安全生产特别规定》、《安全检查“零”点行动》等强力措施,公司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以4#焦炉及配套系统稳定生产、安全工作从“零”开始到“零”结束为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年底收关各项工作。(安治民)